作者文章归档:马晓野

瑞士SGS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前中国驻WTO观察员

从“互惠”到“对等” 中美贸易谈判应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分离处理


  从制度性安排开始整理头绪

  1. 双边贸易协议与最惠国待遇

  中美1979年建交,但美国和其他国家与中国建交不一样,直到1980年才签署了双边贸易协定。一般所有双边贸易协定中,都有一个标准的第二条条款——签了这个协议,双方给对方最惠国待遇。唯独美国不太一样,在协定中多了一个承诺:现在给中国最惠国待遇,但如果将来中国加入一个多边组织,美国将按照那个多边组织的最惠国待遇给中国同等待遇。这个承诺比别人前进一步,美国预计到中国将来会加入WTO(当时还叫关贸总协定)。这是美国当时做的一个承诺,也是后来它失信的地方,由此导致了很多的问题。

  说到“...

Read more

中美贸易谈判的困境和出路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目前大家在媒体上该看到的中美问题都看到了,在了解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带着各自不同的想法和立场,今天我从制度角度来看,通过回顾中美经贸关系的过往,希望能帮助大家把变化的经济环境、经济力量以及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等其他问题纳入分析框架,从而全面理解一下中美经贸关系走到现在,到底有哪些坚实的基础问题为什么重新被提出来?曾经是如何成功把政治和经济问题区隔开分别处理?今后国内政策怎么调整、往哪一个方面调整?

  下一步中美关系怎么走?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对方的思路,如果完全自说自话,那做出的判断只能不断地试错。对于中美经贸关系,我个人看法,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通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