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荣平

陈荣平,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广东社科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战略管理、文化经济、旅游经济和东学西渐。
本人立足于大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背景下,致力于文化产业、旅游经济和东学西渐的研究、设计和服务。竭诚与各位道友,共同打造中华文明的辉煌未来。

情与理:职场管理的一个盲点


——从“女秘书PK跨国公司老板”说起

陈荣平/

200647晚,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于是在凌晨1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两天后,瑞贝卡给陆回复了一封同样措辞犀利的邮件,还将回信传给了EMC四个地区分公司。不久,这封火爆邮件被转发至全国数千外企。而瑞贝卡此举最终为她在网络上赢得了史上最牛女秘书...

Read more

淡化“中国式管理”之我见



    确实,不能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管理风格简单化地归结为管理模式,更不能简单地宣称:这就是中国式管理,或者什么什么管理。当然,你可以突出自己管理风格的主题,给它一个响亮的名称,让别人眼睛一亮,便于传播,譬如“什么什么质量监控模式”、“什么什么细节管理方式”或者“什么什么顾客满意管理模型”等等。但是,如果你仅仅因为我们现在所谈的管理理论、管理实践形式是发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内容和方式方面有某些与西方价值观假设不同的地方,就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这就是“中国式管理̶...

Read more

管理人的个人角色管理


我敢肯定,任何一位管理人都会强调他的管理对象,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要按照自己的角色要求把工作做好。那么,是不是说管理人都学会角色管理了呢?未必!恰恰相反,许多管理人,特别是身居要职的管理人并没有做到对自己角色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一方面,没有准确把握自身角色所应该包括的内涵;另一方面,没有按照该角色的基本要求,卓有成效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说,懂得要求他人明确角色是一回事,自己明确自己的角色是另外一回事。

蒋介石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他曾经是中国社会政治的第一号人物。但是,他没有很好地理解第一号人物的角色内涵,也没有按照第一号人物的角色要求把这个角色扮演好,所以落得个惨败。首先,看他...

Read more

关注未来的中国管理人


——由“中美两国高中生真诚‘对话’想到的管理问题

如果我们把管理看作一项活动或者组织的一项职能,那么,许多领域、许多事务、许多对象都是需要管理的,也是可以管理的。不仅仅是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组织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组织今天的环境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组织未来的环境同样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不仅仅要对管理的对象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而且还要对管理人本身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这里,我想跟各位朋友分享的一个话题是,如何对我们中国未来的管理人进行卓有成效管理的问题。

这个话题来自最近看到的一篇评论。《看世界...

Read more

从“毛泽东热”看“中国式管理”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人类确实是很可悲,明明自己是在贩卖新酒,但是,还是要用旧瓶子把它包装起来。君不见,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和艺术大师们,明明就是在倡导一种全新的文化,但是还要用古希腊来包装。到现在,中国管理学界明明是不满于现状,要构造全新的中国管理学,却要大张旗鼓地鼓吹什么“中国式管理”——用根本就不存在管理学的古老思想,经过一番炒作,名之曰“中国式管理”,好像这样就可以与西方管理分庭抗礼一样。真是可悲!  

  时下流行的“东西南北中,处处宣讲毛泽东”,其实就是“中国式管理&...

Read more

世界顶级度假村的三个特征


 

   随着国内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一万美元,休闲度假游将呈现急剧增长的势头。与此相去甚远的是,国内旅游开发的理念滞后问题极其严重。纵观近年开发的休闲度假基地,就算是号称旅游综合体,就其本质上看,都没有摆脱把现代都市酒店搬到旅游点的愚蠢做饭。从大连万达的长白山项目到雅居乐海南清水湾,从复星的桂林项目到恒大的西双版纳项目,没有一个不是把“造城模式”移植到景区。轻处说,与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不合,与市场需求脱节;重处说,破坏景观,是资源浪费的制造者,是文化的破坏者,是千古罪人!
   那么,什么样的开发理念才是顺应旅游发展态势?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

Read more

安索夫战略在中国


  安索夫战略与中国多少有些缘分错位的问题,直到安索夫逝世之日都没有一本中国大陆的安索夫著作中文翻译版本出版。尽管这样,不等于说中国大陆的企业管理研究者、实务者对安索夫一无所知,没有受到过他的战略思想和理论的影响。相反,从战略管理理论传入中国之日起,安索夫就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企业管理的研究者和实务者。随着人们在眼花缭乱的战略管理新流派中逐渐醒悟,追根溯源把握战略管理的精髓将是大势所趋,再度探询安索夫也势在必行。

  缘分错位:安索夫在中国“知人不知面”

  安索夫战略与中国的缘分错位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进行、迫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