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卫祥云

卫祥云,著名经济学家,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原主任,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重点研究制度经济学、产权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山西财经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先后在原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内贸局、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担任科员、处长、副司长、主任。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学术顾问、工信部《现代产业经济》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著有 《第三者生存:中国行业热点扫描》、《改革的逻辑》、《国企改革新思路》、《产权的逻辑》等多部著作,并发表《从国企改革看体制机制的创新》、《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等多篇经济学论文。


-- 《国企改革新思路》目录 --

上 篇 国企改革改什么
第一章 国企改革路线图 // 003
一、国企改革的真问题 // 004
二、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 011
三、竞争性国企如何退出 // 017
四、非竞争性国企如何改革 // 023
五、终极目标:产权到民 // 029
第二章 “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 // 037
一、“国美案例”的启示 // 038
二、“效率”问题的真伪 // 050
三、症结在于“全民化”与“私有化”之困 // 056
四、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 // 062
五、民营企业改革的问题 // 068
下 篇 国企改革怎么改
第三章 国企改革,把正确的事做对 // 081
一、国企改革:如何做正确的事 // 082
二、分类管理:如何把正确的事做对 // 090
三、“十二五”规划与国企分类管理 // 102
第四章 国有垄断企业改革的两大误区 // 111
一、国有垄断企业不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12
二、国有垄断企业分配机制不宜“市场化” // 129
第五章 “大国资”已经破题 // 141
一、“大国资”统一监管是必然趋势 // 142
二、“国新”,新在何处 // 151
三、“整合”的目标是“退出” // 160
四、国有银行业改革的突破口 // 167
五、“文化国企”的定位与监管 // 175
第六章 国企改革需要“顶层设计” // 189
一、空谈“主义”只能贻误改革契机 // 190
二、必须“顶层设计”的十大问题 // 202
三、“顶层设计”:最不坏的路径选择 // 211
四、经济学家如何参与“顶层设计” // 220
五、国企改革如何“顶层设计” // 229
附录 // 237
附录一 国有企业改革大事记 // 238
附录二 改革的逻辑与制度创新 // 244
附录三 论企业家才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259
参考文献 // 277

对经济学研究的再认识


对经济学研究的再认识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卫祥云

 

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家通过对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实践的总结和归纳分析而形成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基本道理,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已形成诸如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契约理论等经济学理论。其中每一种经济学理论都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和相对应的研究者,即代表人物。

纵览已经形成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国家,所以又称西方经济学。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褒贬高下之分,民间评论历来都是公婆各自有理,众说纷纭,且不去论。即使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其认识和理解也大不相同,有的观点甚至...

Read more

马云和宗庆后的错与对


马云和宗庆后的错与对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卫祥云

马云和宗庆后,两位知名企业家,都曾经收获过的中国年度首富的桂冠。前者为IT领域的创业精英,后者为传统制造业的创业英雄。

最近,央视《对话》栏目中主持人让宗庆后对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资源”进行评说。宗庆后脱口而言:“除了新技术,其他都是胡说八道。”言辞之犀利颇带感情色彩,一时间引起众人评说。有论者认为宗庆后是1945年生人,此话说明其行为和思考远远落后于形势。还有论者把此言论称之为传统制造企业家的无知无畏。

宗庆后真的错了吗?否。除了其言辞稍有感情用事的成分...

Read more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政策争议的误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政策争议的误区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政策的争议是最近的热门经济话题。但在这两大议题的讨论中,也出现了明显的误区,似有必要予以指出和廓清。以免使误区变为误导,从而消解了产业政策争议的意义并使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陷入迷思,甚至滥用。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误区。

解决中国经济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长期任务。我国当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其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其核心是调结构、促转型和谋发展。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重点是压缩过剩产能和减少金融虚拟产品;二是存量改革,重点是国企改革和土地资源要素改...

Read more

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探析


 

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探析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卫祥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的《新经济导刊》2016年第11期在“新经济研究”首篇发表笔者文章《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探析》。

该文指出,纵览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争论和分歧,每一种观点都有其自圆其说的道理。但所有观点和争论仍然未脱离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主论调,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有的经济学家观点和思维逻辑显然落后于中央政策研判和建议,甚至停留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逻辑轨道。如果是作为一场经济发展速度的讨论有利于明辨是非,似有一定积极意义。如果是想要对政府政策建言,则不必要引起更大的关注。因为...

Read more

人生事业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人生事业选择的经济学分析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人生面临很多时候的很多选择,本文仅以人生中的事业选择为题,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做一点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人们在社会中的事业选择包括很多领域和职业。本文把事业概括为从政和从商两个方面。为了分析方便,本文把从政以外的诸多领域和职业都归为从商。

关于从政的成本与收益是无法通过经济计算来分析的,用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话讲,就是契约理论无法起到激励公务员的作用。而企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经济组织,所以从商的成本与收益衡量的标准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多少,是可以用金钱来度量的。

说到从政的成本与收益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习近平有一...

Read more

农地改革需破题


农地改革需破题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正当芙蓉花开之时节,我有幸参观了湖南宁乡刘少奇故居纪念馆,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导的土地改革运动的认识。深刻理解刘少奇主席关于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论述,即完成于1949年的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注定了蒋家王朝灭亡的命运,也加快了新中国的诞生速度。

67年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广大农村领导了史无前例的土地改革运动,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第一次尝到了获得土地产权的喜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像样的土地改革运动,即把封建割据的土地制度改为广大农民所有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的唯一一次真正的土地...

Read more

再谈买房与炒股


再谈买房与炒股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本不想再写关于买房与炒股的文章了,因为我在20141229日写的一篇文章中对买房和炒股的市场预测彻底失败。

2014年年初(春节前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开始出现下滑的时候,房地产市场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以北京五环边某小区为例,房价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到20146月份,该小区房价就从每平米5万元下降到4.5万元左右,至少下降了1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该小区的房价下降的现象是在全国多地取消限贷、限购和限价的大环境下出现的。

在当时房价处于下降通道的背景下,我仍然预测未来房价是升。仍以北京五环边某小区为例,我预计两年左右,“...

Read more

为山西发展荐言献策


 为山西发展荐言献策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卫祥云

最近几年,山西的新(王)老(袁)两位省委书记和省长(李)都调走了,其他老的副省级干部(包括纪委书记、省委常委和副省长、政协副主席等)多数都“进去”了。山西怎么办?现任的书记、省长和其他新的副省级领导在想什么?我猜不外乎两方面:一是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二是面对现实,不知如何作为?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但作为从山西走出来的游子,我时刻都在关注山西经济的最新动向,因为“人说山西好风光”,我却说山西是个好地方,只是没有沾上政策的光。因此,有必要有责任向山西荐言献策,愿听者听之;支...

Read more

从“宁波味华”到“长荣酿造”——一个家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思路浅析


 从“宁波味华”到“长荣酿造”

一个家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思路浅析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宁波长荣酿造的创始人任荣泽先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创业企业家之一。其本人只有高中学历,原在国营宁波味华酿造食品公司机修车间工作,后通过承包经营,白手起家,一手创建了宁波味华酿造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曾为我国调味品工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宁波长荣酿造设备有限公司,希望在食品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其发展思路清晰而精准,呈现出层层递进的创业三部曲。

一、夫唱妇和,老婆出任企业董...

Read more

中国大豆 路在何方


 中国大豆 路在何方

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卫祥云

中国大豆,国之瑰宝;豆制食品,营养之源。“舌尖上的中国”之热播让中华美食扬名海内外,而豆类食品之源的中国大豆却遇到了“路在何方”的严峻挑战。

我国2015年进口大豆1634亿斤,占到国内消费量的80%以上。为此,保护中国大豆产业的呼声此起彼伏,要求政府补贴的声音不绝于耳。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贸易虽然政府明令许可,但对于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争论归争论,科学归科学。消费者有质疑和选择的权利;科学家有科普和启蒙的责任。中科院院士朱作言就认为转基因争论20年后看会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