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应林

中南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商学院高级顾问;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管理工程学科“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第五届)兼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现任);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第六、七届);湖南省老科协常务理事;湖南商学院客座教授;长沙民政学院客座教授;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客座教授;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一般课题)《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顾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科协合作的“非正规教育”项目专家。

“老字号”不能只剩下块招牌


  “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这句顺口溜,是人们对长沙几种著名小吃世代相传的赞誉。不过,在今天,这份口福似乎越来越成了一种记忆。虽然不少的餐饮老字号店铺还蹲踞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但在人们的感觉中,尤其是在老长沙人那里,今天的老字号更多的只是剩下一种招牌的意味。

  老字号,真的只剩下招牌了?老字号,加盟连锁经营是在做大做强还是在自砸招牌?昨日,本报就长沙老字号杨裕兴、黄春和等的连锁经营发展现象,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颇为引人深思。

  老字号是什么?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品牌。有关专家曾经这么诠释“中华老字号”: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