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市公司独董出现罕见的辞职潮。据统计,从11月12日至19日,短短8天时间内,沪深A股共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发布独董辞职公告,而辞职原因大多为“个人原因”。而11月1日至11日的11天时间里,发布独董辞职公告的上市公司只有9家。个人以为,独董辞职潮的出现,与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即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宣判有关,其结果或将改变资本市场的生态。
作者文章归档:曹中铭

汇绿生态重新上市,其模式或难以复制
11月17日,时隔16年之后,汇绿生态实现重新上市。当天该股高开低走,尾盘报涨53.96%。汇绿生态既是退市新规实施后首家实现重新上市的公司,也是继招商南油(原“长航油运”)及国机重装之后A股第三家重新上市的公司。个人以为,汇绿生态虽然实现了重新上市,但今后其模式或难以复制。
北交所开市,打造自身特色是重中之重
2021年11月15日,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北交所开市。10家新股、71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在北交所挂牌交易,这81家企业也成为北交所首批挂牌上市公司。个人以为,对于北交所而言,首批公司挂牌后,打造出自身特色将是重中之重。
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宣判,具有多重积极意义
日前,广州中院对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作出一审判决。由于该案是截至目前法院审理的原告人数最多、赔偿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更是我国新版《证券法》实施后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例,因而也引起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个人以为,该案例的宣判,将具有多重积极的意义。
北交所首批公司上市,投资风险不可不防
超700家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11月1日,A股上市公司累计发布741份关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相关公告。这么多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无疑是非常罕见的。个人以为,对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必须有效跟上。
新股高比例弃购频现,市场博弈的必然结果
新股无疑是近期市场的热点话题。继新股上市出现“破发潮”后,新股发行出现的高比例弃购现象又引发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新股从“破发潮”到高比例弃购现象的产生,显然不是偶然的。个人以为,这是市场博弈下的必然结果。
从严监管粗制滥造招股书,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是关键
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导意见》),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意在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改革要求,进一步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个人以为,《指导意见》的发布,将倒逼中介机构练好内功。严管粗制滥造招股说明书,中介机构勤勉尽责是关键。
注册制下新股现破发潮,倒逼市场格局重构
从10月22日到11月1日,沪深股市已连续七个交易日出现新股破发,或是科创板新股,或是创业板新股。新股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破发现象,在近几年来是非常罕见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注册制下的新股。个人以为,注册制下新股出现破发潮,将倒逼市场格局的重构。
询价新规效果显著,“新股不败”神话已经破灭
今年9月18日,上交所发布了新修订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当天,深交所也发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上述规章制度主要剑指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询价问题,也被市场解读为“询价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