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道富

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是货币政策和金融改革。多次作为主要撰稿人参与中财办、国办、全国人大、政协等课题研究,参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研究及各个部委等宏观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研究、讨论,大部分研究成果已转化为现实政策。

数字货币研究应回归货币本质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概念和创新层出不穷,甚至连业内人士如果一个月不跟踪就可能说不清了。金融科技有其内在的技术逻辑,大量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技术语言阐述,这严重影响了金融领域的非科技专业人士对金融科技的理解。当然,科技的专业人士也不太熟悉金融的逻辑和语言。虽然非金融专业人士从自己的专业重新审视和阐述金融,有助于从不同视角理解金融本源,但不同的语言体系不利于金融和科技领域的人士深层沟通交流,进而也会影响对金融科技监管的准确定位。为此,有必要从金融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并找准监管的角色定位。

  一、什么是金融科技

  当前金融科技还处于不断发展演进中,还很难确定性地概...

Read more

互联网金融未来核心优势在于格局


近年以来,网络银行俨然已成热词,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但对其定位,目前尚不清楚,笔者对此亦有几点困惑与思考。

第一,现实中的网络银行跟我们讨论的网络银行有很大差异

我们讨论的网络银行,主要包括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有深厚的互联网背景。但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所谓网络银行,其实并不是按照我们定义的网络银行运作,也没有基础按照这种模式进行运作,实际上都在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大量业务还是很传统的,甚至有大量的高利贷业务。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下,除了阿里、腾讯,还能产生出多少家按照我们大家所设想运作的网络银行?在讨论互联网银行时,我们应以现实的互联网银行为对象,还是以少数几家符合我们设定...

Read more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出路


  ■ 潜在增速下降只是需要面对的事实。当前较为急迫的挑战,是资源错配和体制机制扭曲。适应于原经济结构的金融体系,在利润压力和实体经济错误信号引导下,源源不断地将经济资源,直接或者间接配置于加强原有结构扭曲的领域,抬升了市场利率水平,恶化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挤出了新兴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 当前我国的地方融资平台(土地收入)、房地产和过剩产能、影子银行的过度膨胀已相互联系,成为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房地产、金融领域的调整,都比较容易引发三个领域的共振,产生全局性的被动紧缩效应。地方融资平台(包括隐性的)风险和过剩产能的渐进调整,是化解当前金融风险的核心和源头,是唯一可能实现软着...

Read more

金融改革需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成功的深层次金融改革,需要有事前的谋划,并在一定市场压力下推动,需要处理好金融领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金融转型和风险化解是金改主要任务

  改革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开展的,都有其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我国当前的金融改革需面对系统转换和金融风险化解这两个主要任务。

  首先,我国金融体系需要实现转型。金融体系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我国原有的金融体系,适应并服务于“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经济发展模式。当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市场主体的原创力时,就显出原有金融体系的不足了。我国的金融体系需要从政府大量干预和保护,以间接融资为主、市场相对封闭分割...

Read more

2013年经济运行的若干特征


  时间飞逝,很快一年就要结束了。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我有如下若干思考。

  一、短周期因素稳中回升,但内生的投资动力仍不强

  2012年9月份以来,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不仅PMI等先行指标回升,中国制造业指数10月份起就已超过50的荣枯线,汇丰制造业指数11月份起也超过50的荣枯线。而且经济的一些同步指标也出现了回升,如工业增加值持续3个月回升,11月份更是回到10%以上,社会零售总额也回升到14.9%。广受关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开始回升,11月份累计同比达到16.7%。特别是一些实物量指标也出现了回升,如用电量、石油消耗量、货运量等,从...

Read more

进一步推动国内债券市场改革的思路、原则与突破口(三)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我国债券市场改革。

  ——从放松债券供给审批 (发行制度改革)入手,推动产品和投资者互联互通,以作为统一监管的基础

  互联互通,不应是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的统一,而应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行程序以及后台托管、结算的统一,是在发行、交易和结算方式、债券产品多层次、多样化的前提下,发行人、投资者及中介组织的自由流动和自由选择。信用债市场目前产品互联互通的最大障碍,不在于不同市场间企业的偿债风险差异,而是政府行政审批造成的隐性信用背书。在“谁批的孩子谁抱”的逻辑下,各个市场的互联互通阻碍较大...

Read more

进一步推动国内债券市场改革的思路、原则与突破口(二)


  我国在推动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基于效率的市场竞争和坚持风险适度暴露渐进突破的原则。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史表明,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发行效率的提高,仍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矛盾。通过债券市场供给竞争,是可能在市场分割的情况下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并进而弱化债券市场分割的。只要坚持市场化方向,监管部门存在良性竞争,是有可能促进市场的产品和制度创新的,也是推动市场改革的动力。

  可见,我国应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产品、制度和基础设施的交叉和统一,逐步引导不同监管主体的良性竞争,用市场机制去倒逼和推动改革。随着市...

Read more

进一步推动国内债券市场改革的思路、原则与突破口(一)


  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发展债券市场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便利实体经济的资金融通。债券市场是金融体系的基准市场,发展债券市场也是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是大国实施独立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话语权的主要着力点。

债券市场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从实体经济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制度和基础设施的交叉和统一,引导不同监管主体的良性竞争,用市场机制倒逼改革。

——债券市场改革的基本思路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表现为债券市场分割严重,既存在监管的不统一,也存在中央托管结算基础设施的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发展,造成了市场效率低下...

Read more

渐进推进我国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


  未来10年世界经济将处于新一轮大周期启动前的孕育期,这也是我国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需求最迫切时期。资本账户已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如何稳步开放的问题。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宜坚持必要的审慎原则。当前可适当加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开放力度。

  目前,讨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往往涉及三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一是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金融服务如跨国保险的保险费收支、银行国际结算收益等,是服务业中的一种,属于经常项目收支,目前已完全开放。

  二是境外金融机构入股我国金融机构或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其资本投入与撤出属于直接投资项目。如我国对外资在保险、基金中的持股比例规定等。这更多的是出...

Read more

当前的货币困局及思考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货币环境较紧,但社会融资规模及海外金融性资金流入较多。在国际及我国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存在大量货币存量的环境下,我国应继续坚持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力度和节奏。

  货币运行结果偏紧

  2009年年底以来,货币政策从危机期间的过度宽松走向正常化,并逐步紧缩。今年上半年连续6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提高利率,目前货币运行的结果是偏紧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下降。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速从去年年底的19%下降到持续低于16%的调控目标。6月份M2同比增速为15.9%,M1更是仅为13.1%。...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