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龚继遂

1978年到1982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专业方向为美学研究。1982年到1985年,任职中国音乐学院理论部教师,讲授哲学和美学课程。1985年至1993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研读中国美术史博士课程,期间专业为中国绘画史,在此期间曾任西雅图博物馆研究助理一年并在华盛顿大学独自讲授中国绘画鉴定研究生班课程。1992年取得中国美术史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任苏富比拍卖公司纽约中国书画部主任、主持纽约的中国古代绘画拍卖、中国善本书拍卖 同时开创和主持了苏富比在香港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1997年至今,西园国际公司,注册于美国,从事关于各类中国艺术品的交易、经济和咨询业务,组织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回流拍卖。2003年至今 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龚继遂教授专业研究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艺术品交易,曾任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中国书画部主任,主持纽约的中国古代绘画拍卖及中国善本书拍卖,同时开创和主持了苏富比在香港的中国当代油画拍卖。他还曾参与组织了大量的中国文物回流拍卖,对各类文物的国际、国内市场行情都非常了解。

回流文物在中国文物拍卖市场的价值博弈


  
  
  自1993年中国文物拍卖市场启动以来,回流文物在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成为了大部分拍卖门类的重要货源。在欢呼市场繁荣,国力强盛,文物回流成为盛世标志之余,回顾一下文物回流各门类的构成及源流,是一件十分有意义并值得人们深思的事。

  1 自鸦片战争以来至新中国建立之前,被劫掠的中国重要历史文物出现高价回购。

  这一门类中标志性的回流事件,是保利博物馆在2000年从香港苏富比和佳士得回购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大水法中的青铜兽首。破天荒的高价、保利博物馆的国企背景、以及圆明园文物1860年惨遭劫掠的历史,三者叠加的和弦演奏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受到了新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