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蒋勋

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出生於西安、祖籍为福建长乐。以花卉、水景绘画受台湾人欢迎、以美感的教学和醒思受到学子喜爱。他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历史学系和艺术研究所。于1972年到法国留学,1976年返台。在绘画创作之余,蒋勋也在文学界勤劳耕耘,他出版过多本诗集、并曾担任台湾早期美术刊物《雄狮》的主编辑。他是现任的《联合文学》社社长。

这年头,道德已经变成一种表演


  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

  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蒋勋

  01

  阮籍母亲过世时,他不哭。

  按儒教的传统,父母去世,是要哭出来的,不哭是不孝,真的哭不出来,也得请五子哭墓,但阮籍不哭,宾客吊丧时哭成一团,他无动于衷,等到宾客散尽,他突然吐血数升……

  这是阮籍表现忧伤的方式,在他看来,母亲过世是我自己的事,为什么要哭给别人看?他不是没有道德,而是他不想让道德情操变成一种表演。

  当中国传统儒教的群体文化碰到个体就产生了竹林七贤,他们是特立独...

Read more

外在的风景和独立的心情


  外在的风景

  其实是你自己的心情

  1

  其实我不太讲旅行或旅游,我常常用的一个字是“出走”。

  人在一个环境太久了、太熟悉了,就失去他的敏锐度,也失去了创作力的激发,所以需要出走。

  我上世纪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要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回答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你怎么敢写他?”后来我就在意大利跑了一个月。

  当时我身上就是一个背包,两件衬衫。我曾经睡过火车站,那时候戛纳火车站里有一堆年轻人...

Read more

教育是对人心的关心


  人真的应该常常在镜子中面对自己,思考自己的可能性。

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现象会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问题?

我个人觉得,年轻人本身是无辜的。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产...

Read more

把企业做美


  有人问皇帝,你喝茶的杯要烧蓝的还是绿的?皇帝就看着天:“给我烧一个雨过天晴的颜色。”窑工要等下雨,还要等雨停,要看天空很久,才能看出那个蓝跟绿之间有一种光,太阳正要出来时淡淡的粉红。这就是美学的价值,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汝窑竞争力。

  提到“美”这个字,或者讲美学,不太会联系到竞争力,但是企业要的就是竞争力。

  先不谈竞争力,用花做例子,我们只说为什么你觉得花很美?有人说因为花有颜色,形状很美,色彩很美,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把花的色彩、花的形状、花的香味全部加在一起,然后赫然发现:花表现出一种竞争力。

  为什么它要这个...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