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忠禹

男,汉族,1933年2月生,吉林长春人,195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
  1950年至1953年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学习。1953年至1967年吉林造纸厂车间技术员、车间副主任、厂长室秘书、厂工程师室工程师、厂计划科副科长。1967年至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后下放车间和农场劳动。1970年至1975年吉林造纸厂生产调度组副组长,厂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75年至1980年吉林造纸厂革委会副主任、副厂长、总工程师。1980年至1981年吉林省第一轻工业局副局长。1981年至1982年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习。1982年至1983年吉林省第一轻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83年至1985年吉林省委常委兼研究室主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1985年至1988年吉林省委副书记。1988年至1992年吉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省长。1992年至1993年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3年至1998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至2003年3月任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国务院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国家行政学院院长。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5月国务院免去王忠禹兼任的国家行政学院院长职务。
  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兼任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

以创新性管理变革适应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是我国企业界、管理界正在认真思考的具有趋势性的重大课题。当今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世界一流企业在互联网条件下采取了一些什么样的适应性变革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企业历经30年改革、提升、发展后,在今天面临怎样的历史性挑战?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加快转型的形势下,深刻思考信息化、网络化对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认真研究各种应对措施,形成互联网时代的新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对于我国企业和企业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今,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出现,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