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季晓磊

季晓磊,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法学硕士。 1988年加入人民日报社至今。作为人民日报资深编辑,先后从事文艺、要闻和经济领域的编辑和报道工作,多次获全国各类新闻奖项。现任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总编辑。

  2002年起,担任《中国经济周刊》的前身《中国经济快讯》总编辑。通过对刊物名称、定位、报道内容到运营机制的一系列大胆改革,使该刊从一个机关化的内部信息类刊物,演变成为具有市场化机制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新闻类周刊。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份经济周刊,《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经济和社会领域享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国内媒体将迎来重大发展机会


  9月10日至12日,2009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新浪网与大连万达集团于9月11日晚9点共同主办“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新浪万达之夜。新浪财经做现场全程报道,以上图片为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季晓磊参加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摄)

  新浪财经讯 9月11日晚,新浪财经与大连万达集团在大连万达国际酒店啤酒花园共同主办“达沃斯夏季论坛--新浪万达之夜暨围炉夜话:重振增长的媒体价值与责任”活动。

  以下为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季晓磊发言实录:

  李稻葵:下面想问季晓磊总编,接着刚刚刘洲伟刘总的话题,他说成熟的社会有两种媒...

Read more

体制内媒体的市场化之路


  编者按:

  由于对路线不熟悉,我们三番五次给季晓磊先生打电话询问,最后还是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半个小时,作为《中国经济周刊》掌门人的他不仅没有丝毫的不快,反而一再说这里不太好找,还亲自为我们倒水,整理办公桌。

  访谈中,季晓磊先生有问必答,认真严谨。谈到体制内媒体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时,他既不回避体制内媒体的弊端,也不盲从媒体市场化的理念。

  面对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他明确表示正当的商业利益是必须的,而社会责任更不能丢弃,二者并不矛盾,越是社会责任感强的媒体,他的读者群也就越大,从而获得的商业利益也越多。

  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决定了媒体的质量,而面对传媒人才的频繁流动,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