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娟锐

医药只为人类健康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为腐物寄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粪便、食品等均可检出该菌。人和动物的带菌率可高达10%左右,肠道病患者的带菌率较健康人更高,为13.3~52%。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与动物性食品有关,特别是熟肉制品和凉拌菜等。在烹调制作食品过程中,要严格分开处理生、熟食品工具、容器;操作人员不讲得通过手污染熟食品;受污染的熟食品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较长时间,细菌大量繁殖,食用前必须彻底回锅加热。

  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16小时,短者1~3小时,长者60小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晕、头痛、全身无力。重者有脱水、酸中毒、血压下降、惊厥、昏迷、腹痛剧烈,多呈脐周围部的剧烈...

Read more

 鱼类引起的中毒


  一是组胺中毒:含组胺高的鱼类主要有鲐鱼、青鱼、沙丁鱼、秋刀鱼等。这类鱼含有较高量的组氨酸,经有些细菌作用,在适宜的条件下鱼肉中的组氨酸经脱羧酶作用产生组胺和类组胺物质———秋刀鱼素。组胺中毒与人的过敏体质有关。中毒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小时,特点是发病快,症状轻,恢复快,少有死亡。主要症状为皮肤潮红,结膜充血,似醉酒样,头晕,剧烈头痛,心悸,有时出现荨麻疹。一般体温不高,多于1~2日内恢复。二是河豚鱼中毒。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剧毒素的鱼类。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对热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盐腌或日晒不能破坏。鱼死...

Read more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这种细菌在外环境中的生活力较强。在水、牛乳及肉类食品中能生存几个月,其繁殖的最适温度为37℃。乳与乳制品中的沙门氏菌经巴氏消毒或煮沸后迅速死亡。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多由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肉类引起(如病死牲畜肉、熟肉制品),也可由家禽、蛋类、奶类食品引起。

  临床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潜伏期一般12~24小时。主要症状有呕吐,腹泻,腹痛,粪便为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和粘液。一般发热38℃-40℃。重病人出现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病程为3-7天,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

Read more

黄曲霉素中毒


  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其他粮食、豆类及发酵食品为5ug/kg。婴儿代乳食品不得检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品、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标准为15ng/kg。30~50ua/kg为低毒,50~100ug/kg为中毒,100~1000ug/kg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此外,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致癌性,

  黄曲霉素中毒四季均可发生,但常在阴雨连绵的收获季节后多发。1~3岁孩童是高发人群。中毒前驱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可有心脏扩大,肺水肿,甚至痉...

Read more

常见食物中毒


   豆浆中毒: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豆浆中毒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因此,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豆角中毒: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豆角中毒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因此,豆角必须烧熟煮透。
     &n...

Read more

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率高的原因


   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率是阴道滴虫病率的4倍多。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外阴潮红、肿胀、剧痒、阴道内可见大量豆渣样分泌物,也有极少数患者自觉症状不明显。该病的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体皮肤、口腔、阴道和消化道等部位。有文献报道:10%的健康妇女和30%的孕妇无任何症状而阴道内致病菌存在。该病菌平时与机体“和平共处”,一旦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内环境发生改变、保护屏障被破坏、菌群失调等因素,该菌就会大量繁殖伺机“兴风作浪”引起病变。尽管男性患生殖器念珠菌病也不少,但女性更普遍。为什么外生殖器...

Read more

预防念珠菌阴道炎


  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为外阴奇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十分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和性交痛。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白带呈白色或黄白色稠厚豆渣样。正常人的口腔、肠道和阴道黏膜上都存在念珠菌,但通常不会发病,当某些身体原因引起阴道中的PH值下降,酸度增加时,念珠菌便会大量繁殖引起炎症,如怀孕、缺乏维生素B、糖尿病、长期使用雌激素或抗菌素以及身体抵抗力下降等。如何预防念珠菌阴道炎的发生?

  1.穿棉质内裤,并且勤换,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单独分开。

  2.穿着衣物须透气,不要连续穿着连裤袜或者紧身牛仔裤。

  3.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这样不会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
...

Read more

念珠菌阴道炎的治疗


  1.消除诱因 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2.局部用药 可选用下列药物放于阴道内:(1)咪康挫栓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2)克霉唑栓剂或片剂,每晚1粒(15Omg)或1片(25Omg),连用7日;(3)制霉菌素栓剂或片剂,每晚1粒(10万U)或1片(50万U),连用7-10日。局部用药前可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条件。

      3.全身用药 若局部用药效...

Read more

念珠菌阴道炎表现


  念珠菌除寄生阴道外,还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自身传染,当局部环境条件适合时易发病。此外,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白带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检查见外阴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

    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若在分泌物中找到白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即可确诊。方法是加温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1小滴于玻片上,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混于...

Read more

念珠菌阴道炎


  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过去误称霉菌阴道炎。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白念珠菌是真菌。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的抵抗力较强。

  白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约1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并不引起症状。有念珠菌感染的阴道pH在4.0~4.7,通常<4.5。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适合念珠菌的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穿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