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震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金融法研究所所长。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特华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金融研究。曾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中心主任、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银行法研究会理事、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咨询委员会理事、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残疾人就业促进网首席专家、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会理事、北京市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

互联网世界的崛起与我们的应对之策


互联网的崛起,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互联网、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改造着全球各个角落和各行各业。人们常常在说,要有互联网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互联网世界主要的特征,除了基于信息数据的透明与共享外,还有基于互联网自身的如下特征。

 

互联网世界的五大特性

 

第一是平等性。过去我们认识世界是以“我”为中心来构建的,一些人特别是经营者骄傲地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然而,互联网世界没有中心,每个网民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只是其中的一个节点,过去的“中心”可能会丧失优越感。

 

...

Read more

中国互联网经济,适当泡沫激发创新


乌镇,这座风景秀丽的江南古镇,搭上了互联网的科技快车。1119日至21日,由国家网信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中所言的那样。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和世界的命运。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1987年—1994年期间,从羊肠小道中走出来;1993年—1996年期间,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

Read more

互联网金融的软法之治


 

按语:今年124日是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我一直倡导对互联网金融要进行法治化的规范,提出“软法先行、硬法托底,刚柔相济,混合为治”的思路。这里谨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奉上最近发表于北京大学《金融法苑》的论文《互联网金融的软法之治》,以飨各位博友。

摘要:软法与软法之治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规范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软法之治与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运作有着天然的契合性。推动软法治理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下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机制的构建,应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行业协会等社会中间层组织的建立与规范运作,与硬法相结合并在适宜之际将软法转化为...

Read more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创业年


       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在规范的基础上迎来创业高潮的一年

 

最近很多人问我,互联网金融如此绝好的大势来了,创业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2013年创建的互联网金融千人俱乐部,吹响了互联网金融创新创业的集结号,进入2014年形势已大为不同。首先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已经得到政府工作报告的认可,而且促进发展的政策意图表述非常清晰,让人们不再存在心存疑虑和不确定性,这是政策环境的利好。

 

其次,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使今后的创业一定是在以移动端为起点,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持的背景下搭建平台,互联网金...

Read more

走向互联网时代的小微金融法律风险控制


  谢谢大家,我今天发言的是讲一下走向互联网时代的小微金融法律风险控制,P2P不等于全部的互联网金融。我认为做P2P的时候必须在互联网环境下,用点对点技术,这才是真正的P2P。究竟什么是P2P,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晰了。三年前我们开始进行探讨交流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可以对话。我想要换一个视角探讨,用四个视角审视互联网金融,他不仅仅是媒体上出现的热门事件,我认为,第一要从大历史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证券交易所很早的时候是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等来进行交易,所以我们中国的上交所、深交所一开始很快就用上了,这就是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互联网金融在面对互联网...

Read more

“国际惯例”说法是强盗逻辑


  “全额罚息”不具有合理性

  信用卡是银行提供的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工具,具备银行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透支消费后还款付息,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基于此很多人选择使用信用卡消费。由于具有透支功能是信用卡的基本属性,“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因此发卡银行对于持卡人在授信额度内透支消费的金额有权要求还本付息。但是在持卡人已经部分还款情况下,“全额罚息”的规定违背了信用卡支持透支消费的金融创新初衷,也违背了欠多少钱支付多少利息的公平交易要求,并不具有合理性。

  每个发卡银行信用卡的使用...

Read more

中华法系与世界主要法律体系


  根据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库恩的理论,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达到成熟的标志,科学活动至此进入到常规科学阶段。一种学术范式的确立,不仅对本学科领域具有重大的建树贡献,对于其他领域的发展也常常发生意想不到的支援效应。如果出现了大量的常规科学所预料之外的反常情况,这种危机则意味着科学革命的来临,它是科学革命的前奏。科学革命是指科学发展中的非积累性事件,其中旧的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当新范式得以确立之后,科学再度进入到常规科学的状态,这便是科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库恩看来,科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的过程,是新旧范式之间的交替运动。基于库恩的理论为在人文社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