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症及肥胖症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室内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来自我国的检测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污染都在增加。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超额死亡可达11.1万人,超额门诊数22万人,超客急诊数430万人,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甲醛:甲醛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它刺激眼睛和呼吸道黏膜等,最终造成免疫力功能异常、肝、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而且还能致使胎儿畸形。
...
作者文章归档:郑康杰

空气污染的简单治理办法
在家中放置一些活性炭,利用它微小且不规则的孔容积,原理类似海绵吸水,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如苯、醛、氨等,同时也能消除香烟的尼古丁和家居的异臭、异味等,但活性碳本身需要达到一定的细度。 在室内养些花卉植物也可通过缓慢的吸附作用,达到洁净空气的作用。以芦荟、吊兰、仙人掌、长青藤、菊花、铁树、龟背竹、天竺葵、万年青、百合、月季、蔷薇、杜鹃、虎尾兰等为最佳。其中,芦荟、吊兰、仙人掌、鸭跃草可吸收甲醛;菊花、长青藤、铁树可吸收苯;菊花、万年青可吸收三氯乙烯;月季、蔷薇、龟背竹、虎尾兰可吸收80%以上的多种有害气体;杜鹃花可吸收放射性物质;天竺葵、柠檬含有挥发油类,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增...
大气与健康研究实例
美国有人研究了美国1980年~2000年期间随着空气污染的减少人类预期寿命的变化。研究发现,在所研究的大城市中,PM2.5每降低13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预期寿命会增加0.82年。长期减少空气污染,将会带来5~7个月的预期寿命增加。
另外还有两个研究。一个是由香港大学的科学家研究的,在中国香港降低燃料含硫量带来的健康收益。1990年7月,香港宣布禁止水电站和汽车在周末使用含硫量超过0.5%的燃油,以减轻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带来的大气污染。研究小组跟踪研究了措施实施后的5年,结果表明,燃烧含硫量高的燃料带来的污染会增加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香港的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燃料硫...
大气治理的投入与产出
短期和长期暴露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在臭氧和二氧化氮中短期暴露几小时或者几天,会对人体产生很强烈的影响。而对于PM2.5,不但会在短期暴露时间内对人体产生强烈的影响,还可能经过长期暴露时间(多于10年)后引发心脏疾病等疾病。这些长期影响将比短期影响要大。
虽然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清洁空气行动的花费很大,但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却十分显著。如明显改善了空气质量,创造了更优良的环境,降低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各种危害,在提高工人生产力的同时节约了由于空气污染引发的疾病治疗花费。估计到2020年,这些收益的经济价值可达到两万亿美元,远远高于最初控制空气污染投...
大气与健康
世界范围内大量研究发现,大气污染能给已患有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带来不利影响,并可以在健康人群中加速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即使一些地区大气质量有所提高,大气污染仍会对公共卫生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可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慢性病发病率升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加大。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多关于空气污染物,如臭氧和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长期暴露和短期暴露)的研究成果。短期暴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引发哮喘住院而缺席学校课程和工作的人数增加;长期暴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健康寿命年的损失。美国健康影响研究所资助的相关研究发现,随着臭氧和颗粒物等污染物...
收入和教育对健康的作用
决定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经济学家常使用健康生产函数来表示健康状况与投入要素(包括健康禀赋、医疗保健、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其中,健康禀赋差异是先天的、不可避免的。从宏观上分析区域之间的健康差异要从收入、教育和医疗保健利用等方面的差异着眼。
收入对健康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生活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在绝对收入方面增长迅速,但仍面临着增长速度差异和持续性的收入分配恶化等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的绝对差异容易在健康结果上形成健康梯度。当一个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过大,会严重损害区域社会的稳定,造成社会资本缺乏从而经由社会环境的恶...
健康区域差异
在分析健康的决定因素时,强调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也同样重要。医疗保健的区域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可及性和医疗服务实际利用上。可及性通常由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存量包括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人力资本所决定,具体表现为某地区的居民相对另一地区的居民距离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更短、花费时间更少、看病更方便快捷。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不平衡是明显的,城市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集中了更多的高等级医院和医疗科研机构,拥有更为集中的医疗资源;农村地区、偏远西部地区和小城市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医疗服务实际利用的不公平很大程度还受到卫生筹资的影响,当某一人群的经济条件不足以支付基本医疗需要时,健康筹资的公平就成为这一...
卫生总费用
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有上升趋势是国际普遍规律。反映卫生总费用的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用经济学术语说,叫做卫生费用的收入弹性大于1。美国著名卫生经济学家纽豪斯认为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或劳务属于豪华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豪华奢侈品,而且这部分豪华奢侈品增长比较快。具体分析卫生费用,就提出卫生费用中有一部分是必需品,叫做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在国内称为基本的卫生服务费用(英语都是expenditure of essential health services);另外一部分叫做非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这些非必需的卫生服务费用,就是豪华奢侈的卫生服务费用。在...
中国医疗体系改革与医疗保险的第三方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医疗卫生制度完全不同于欧美等国,公立医疗资源基本为中国医政体系所掌控,并非商业保险机构所能约束,即便是社保机构,对医疗机构的约束力也相当有限。随着商业健康险发展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商业保险企业“游说”政府发展第三方管理模式的决心已下。但另一种忧虑是,即使新医改方案有可能涉及医疗机构改革,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医疗体系最难以回避的现状就是医疗筹资太难,因缺乏充足的财政投入,因而难以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这是问题的根本症结。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商业健康险医疗风险难以掌控,因此造成赔付率高的事实,也因此,发...
医疗控费与保险业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如何控制医疗费用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因为这关系到保险公司能否以合适的价格提供健康险产品。但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监督控制医疗费用。中国的健康险行业要想扭转目前的高赔付率,特别是团体险的高赔付率,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整个行业需要联合起来采取行动,遏制不披露相关申请表格、过度处方、虚假理赔等不良现象。
目前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缺乏合作是造成医疗费用飞涨的原因之一。世界各地的市场都面临如何控制医疗费用的挑战,但是很多市场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不仅在西方发达保险市场是这样,在有些新型市场也是如此。比如,印度的保险公司最近和医疗机构联合行动,针对某些特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