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伍天友

创新问题专家。创新思维学理论创建者。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创新和创造力培训。

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威力(二)


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威力

/伍洲

 

作为传播源的品牌代言人

 

如果你选对代言人的话,传播的威力甚大。那么是什么因素赋予代言人如此大的影响力,如果我们不能洞察其中的原由,或者用错误的标准来恒量都可能导致代言失败。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传播技术对效果的影响,只针对代言人本身的特质来进行探讨。

 

尽管明星远远不如政治、宗教领袖具有那样高的权力和名望,但他们之所以成为明星,之所以获得影响一个群体的感召力,仍然源自于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所谓的名望。尽管这种名望相对平庸,不够持久也不像传统时代那样集中,但其力量仍然想当可观。勒庞如是说:“在现实中...

Read more

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威力(一)


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威力

/伍洲

 

对于品牌是否启用明星代言的传播策略,有人热衷、有人反对。热衷者认为明星代言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反对者认为明星代言对于品牌价值的塑造没有长远影响,因为明星经常闹绯闻、爱惹祸,可能因此损害品牌形象和企业利益。产生这种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选择形象代言人是一件很困难和高风险的工作。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动辄几百万甚至千多万元的代言费用,加上广告制作、媒体投放简直就是个无底深渊。在当今的微利时代,确实没有多少企业可以承受可能的失败。

 

怎样选择品牌形象代言人?这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企业人、营销人、广...

Read more

品牌突破的三大核心课题


“品牌”已经成为社会的核心机制,在大众生活中恣意弥漫,无论你采取迎合还是抗拒的态度,事实上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这种“伪装”的善意关怀。品牌不是在正面将你攻陷就是通过无所不在的势力将你卷入战场,任何对抗都是徒劳的。你不是乖乖就范以助长其势,就是在对立中彰显品牌的巨大力量。当品牌将人心席卷,任何有关道德的指责都苍白无力,任何有关意识形态的批判都已陷入品牌意识形态的陷阱。谎言是容易识破的,但人人愿意相信并参与编织的谎言可能是真实的谎言。在我们责难人们的浅薄轻信时,我们能否描绘出比“品牌”更美丽、更具说服力的图景?不能!任...

Read more

品牌作为消费社会的核心文化形式


伍洲/文
品牌是什么?因为每个人的身份与角度不同,认识也各不相同。这种各自表述的状态,恰恰说明人们未得品牌之真相,说明了我们的品牌营销仍然处于试验性的阶段,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纷繁的表述既是品牌真相未明的体现,也是中国品牌命运多舛的反映。

对品牌的本质认识,只有对与错,根本没有什么“和而不同”的存在方式。对“不同”的认可本身是基于对个体的“尊重”,却是对事实和真相的漠视。在刀光剑影的市场上,“求真”比“求和”更有现实意义。中国品牌发展的困境也不是因为我们...

Read more

深圳只有“改”没有“革”


伍洲/文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才能为人所认识,让人去品味;每个人都应该辨明自己的独特个性,才能扬长避短、正确发展。城市也一样。城市个性从哪里来?归纳起来源自三个方面,第一是外在的市容市貌、建筑形态;其二是城市和市民的行为举止特征、风俗习惯;第三就是城市的文化精神特色,这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对于深圳这样一个只有三十年历史的城市而言,谈城市文化可能有点让人见笑。确实,就传统文化来看,北京有其厚重的京城品位,上海有着独特的海派风格,广州也有浓郁的岭南意蕴,相比之下,深圳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可能与此有关,深圳的发展才被定位为“国际性城市”,而广州是&...

Read more

企业文化不是核心竞争力


核心问题:为什么企业文化总是流于形式和难以发挥作用、创造价值。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竞争力的某个构成要素,不是企业价值的某个组成部分,不是企业运作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不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应关注的推进器和治病药方,也不是指企业的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活动,更不是指这样或那样的精神口号。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起点也是企业的终结,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局部,而是全部。正如“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全部现实,“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全部实在。正如“文化”是人的根本属性,“企业文化”也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属性。...

Read more

关于品牌符号营销的思考


“符号”一词是后现代理论大家让·鲍德里亚的学术符号。透过鲍德里亚这个符号,我们看到所在的时代“就是一个符号的时代”。作为后现代文化场景的中心人物,其影响是极其深刻广泛的,尤其是“符号价值”的提出,更是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正统理论的挑战与颠覆。近来,中国营销界有人提出了“符号营销”的概念,尝试将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进行商业化理论应用,试图以“符号价值”为核心构建起所谓“后品牌”时代的营销理论体系。这...

Read more

吉利汽车,脱了马夹照样认得你


伍洲/文
 
定位,是一把开启市场的钥匙,是一帖促进销售的灵药。同时,定位也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魔咒。作为一把钥匙,它带领吉利汽车闯进了强手如林的中国汽车市场,作为一个魔咒,它将吉利汽车禁锢在“低质低价”的五指山下,成为吉利汽车最大的心病,难以翻身的痛苦恐怕只有李书福感受得最真切。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吉利做得并不是很差,或者可以说跟国外同类产品的距离不远,基本是差不多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人家总觉得吉利不是一个好产品,尤其是在销售的价格上,跟人家差距非常非常的远。”李书福的这段话简明地概括了吉利汽车的品牌困境...

Read more

广告的目的不是促销


1、广告的目的不是促销

  “我们的目的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在做广告”,大卫奥格威如是说。对于那些为创意而创意的广告艺术家,无疑这是相当合适的警示之言,它象一把利刃,在切除广告形式和功能扭曲关系的同时,也一并剪掉了广告艺术家们飘逸的长发和性感络腮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广告主的切身利益和价值观。制造商们喜闻乐见之余,它就成了不错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历经半个世纪,奥氏的话语仍然闪烁着格言式的光辉,仍是广告人引以为戒的行事准则。假使说它的影响在今天并不如过去那样大,那大部分是由于这个基本原则早已被纳入了广告和创意活动中了。与...

Read more

上帝的秘密


 

20世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根本差别:“19世纪西方人最伟大的发明,是发明了发明的工具。”他指的就是思维的理论和方法。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脑就是人类文明之器,一切发现、发明、创新、创造的本源。思维能力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能产生的能量(不能忽略了精神目的和立场的重要性)。恰如比尔·盖茨所言: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脖子以上的部分。认识到思维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性仅仅是开始,迎面而来的是一个真正的难题,那就是上帝留给人类“最后的秘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