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益峰

陈益峰、中国建筑风水学专家,风水学传人,古建造园学硕士,师从著名古建造园专家裘鸿飞教授,先后在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出事建筑风水研究工作。风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多次在著名大学、地产集团、银行等单位做建筑风水研究成果讲座。从事建筑风水研究15年。堪舆风水项目4800余处。先后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全球商业经典、南方人物周刊等国内外著名媒体关于中国风水学采访。

  陈益峰老师十二岁随家人开始接触阴阳、五行以及风水知识。跟随家人参与四川东南、湖北西部地区部分农村以及乡镇住宅、坟地风水勘测,并逐步掌握风水勘测的精华。
  1997年-2004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古建系学习,师从著名园林、建筑专家裘鸿菲教授,系统学习传统古建、造园以及风水知识,获“古建筑学士、硕士学位”。期间重点研究中国传统皇家宅院、园林、寺庙等古建筑风水堪舆之法。
  2005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研究院、国家古建研究院等单位从事风水勘测、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规划等工作。同时参与部分大型公司和个人住宅建筑风水勘测工作。在建筑研究单位工作10年,一共勘测华北地区城市住宅、别墅、公司企业、国有单位、农村住宅、厂矿企业、公墓坟地等风水项目4800多处。基本将华北地区城市、农村各种住宅、单位、公司企业、坟地等各类型建筑风水规律掌握。

龙翔凤舞,星拱云联,清东陵之乾隆裕陵


   文/陈益峰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遵化清东陵的胜水峪,地宫内葬有乾隆帝本人、两位皇后和三位皇贵妃。
 
  1、乾隆简介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清军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生于1711年9月24日,卒于1799年2月7日。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

Read more

龙虎山中风不动,得道成仙,怀柔九渡河镇的白云观


   文/陈益峰

 
  怀柔的白云川道观,位于怀柔区九渡河镇白云川,二道关村的西侧三里地,与北京市内的白云观一脉相承,老百姓一直被称为:上下观。白云川遗址也叫白云观,为上观。而北京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下观。
 
  1、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明朝重修时候,住持来自怀柔上白云观
 
  北京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始建于唐朝,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为全真第一丛林。唐朝玄宗皇帝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初建此观。
 
  金正隆五年(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 (1167年) 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

Read more

明清皇陵,主要出自精通地理的文官和钦天监


   文/陈益峰

 
  古代皇陵的选址,主要卜选者,多是文人出身的高级官员,或者底层官吏。朝廷不仅仅依赖高级官员,对底层官吏非常重视,最后大力赏赐。
 
  比如给雍正选陵的高其倬,升三等男爵。管志宁,授予户部陕西司主事(正六品),后升礼部主客司员外郎,从五品。
 
  十三陵的主要卜选者王贤,升顺天府尹,正三品。王侃升,升钦天监监正,正五品。马文素升钦天监监副,从五品。
 
  给咸丰卜选定陵的彭定澜,升任安庆府同知,后署池州知府,从四品。
 
  金朝皇陵,房山皇陵的主要卜选者是徐拱,升钦天监监正。
...

Read more

搜嫩不搜老,葬饥不葬饱,清东陵之定陵妃园寝


   文/陈益峰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 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合葬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

  其妃子在东侧的顺水峪。定...

Read more

诸龙大尽,众水归堂,十三陵首陵之长陵


   文/陈益峰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

  明长陵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陵园规模宏大,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明长陵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明长陵是朱棣皇帝在营建北京皇宫的同时,选择的陵址,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地面上建筑至宣德二年(1427年)3月基本完工。

  笔者遍查史料,十三陵的主要卜选者是:王贤、王侃和马文素为主,吴永、曾从政...

Read more

乌鸦落洋穴,世代出督抚,怀柔凯音布家族墓地


   文/陈益峰

 
  凯音布,户部尚书,从一品,家族世袭正黄旗满洲第三参领第十三佐领。曾祖赫臣,在后金时归附努尔哈赤,授牛录额真。赫臣出使叶赫时,叶赫部长金台石,将赫臣杀害。努尔哈赤灭叶赫部,令赫臣的儿子克宜福,亲手杀掉金台石,大仇得报。克宜福官郎中兼参领,擢清太祖努尔哈赤墓所在的福陵总管,世袭三等轻车都尉。克宜福的长子托尔壁,任前锋,二子喀齐兰,官吏部郎中、副都统。
 
  喀齐兰有六子∶凯音布、进布、默禄、法保、阿萨纳。进布,世袭佐领;默禄,三等侍卫;法保,副都统;第六子阿萨纳,二等侍卫、锦州副都统、大凌河总管。
 
  凯音布...

Read more

蜘蛛穴,横龙斜落,十三陵之德陵


   文/陈益峰

  笔者经常去十三陵研究地理,每次去的时候,天气很好,视野清晰,所以停留驻足很久,围着陵墓转了好几圈,思考了很久,感触颇多。随着技术功底的提升,见识越来越多,每一次的转悠,都有新的收获。

  明朝十三陵、清朝东陵、西陵都是一个地理学的宝库,是历代地理大家精雕细琢的作品,代表了我国传统地理的最高水平,每一次路过十三陵,看到那雄壮清奇的地理格局,不禁流连忘返,有时候呆到天黑,还是舍不得回家。

  明十三陵、清朝东陵、西陵的地理格局,是地理师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宝库。

  

  天启帝画像

  1、天启帝简介

  天启帝朱由校,明光宗朱常洛的长子...

Read more

仰卧仙人,来脉明堂不可偏,十三陵之西井


   文/陈益峰

 
  1、十三陵之西井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
 
  除陵园本身外,还有东西二坟,东坟在德陵馒头山南,西坟在定陵西北,坟内分别埋葬十六个为朱棣殉葬的宫妃,因其坟形如深井,故名东井、西井。
 
  虽然这些妃子,没有子嗣,但是古代认为,皇家的家属墓地,依然关系家族运势,所以都是卜选宝地下葬。此地卜选的师傅,有重大的美学思想,五分美学,五分地理。笔者解说时候,试图还原卜地者当时的思路,所以还是按照五分美学,五分地理的思路解说。
&n...

Read more

冲天飞凤,穴下其梢,十三陵之万娘娘坟


  文/陈益峰

  1、万贵妃简介

  万贵妃四岁进宫,在明宣宗孙皇后宫中作宫女。

  明宪宗朱见深出生于1447年,明宪宗两岁时,逢土木堡之变,宪宗父亲被被俘。瓦剌人兵临城下,孙太后立英宗皇帝同父异母弟弟,朱祁钰为皇帝,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时年十九岁的万贞儿即在此时开始照料皇太子。

  北京保卫战明军胜,瓦剌军撤。次年,瓦剌人将被俘英宗送回明廷。此时,景泰皇帝已无意将皇位归还哥哥。英宗一到北京即遭囚禁。1452年,朱见深五岁时,叔叔景泰帝废其皇太子位,贬为沂王,从此万贞儿同朱见深的的处境与囚徒无异。

  五年后,景泰帝重病,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二十七岁的万贞儿,...

Read more

寒牛不出栏形,朱棣的殉葬妃园,十三陵之东井


   文/陈益峰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朱棣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明成祖朱棣去世。明初制度,皇帝去世以活人殉葬,此次共殉葬30多人,多是没有子嗣的妃子,分别葬于十三陵的东井和西井。由于此地在成祖长陵的东侧,故称其为东井。

  明朝初年,皇帝驾崩,没有给皇帝生有一儿半女的妃子都要殉葬。由于过于残忍,在国内几乎没有记载,然朝鲜的文献中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给皇帝殉葬的妃子,死之前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吃顿好饭,然后站在小凳子上面,脖子上套着白绫,妃子泪流满面,太监用脚踹倒凳子,妃子就去世了,然后后集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