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益峰

陈益峰、中国建筑风水学专家,风水学传人,古建造园学硕士,师从著名古建造园专家裘鸿飞教授,先后在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出事建筑风水研究工作。风水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多次在著名大学、地产集团、银行等单位做建筑风水研究成果讲座。从事建筑风水研究15年。堪舆风水项目4800余处。先后接受俄罗斯第一频道、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全球商业经典、南方人物周刊等国内外著名媒体关于中国风水学采访。

  陈益峰老师十二岁随家人开始接触阴阳、五行以及风水知识。跟随家人参与四川东南、湖北西部地区部分农村以及乡镇住宅、坟地风水勘测,并逐步掌握风水勘测的精华。
  1997年-2004年进入华中农业大学古建系学习,师从著名园林、建筑专家裘鸿菲教授,系统学习传统古建、造园以及风水知识,获“古建筑学士、硕士学位”。期间重点研究中国传统皇家宅院、园林、寺庙等古建筑风水堪舆之法。
  2005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研究院、国家古建研究院等单位从事风水勘测、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规划等工作。同时参与部分大型公司和个人住宅建筑风水勘测工作。在建筑研究单位工作10年,一共勘测华北地区城市住宅、别墅、公司企业、国有单位、农村住宅、厂矿企业、公墓坟地等风水项目4800多处。基本将华北地区城市、农村各种住宅、单位、公司企业、坟地等各类型建筑风水规律掌握。

气脉不真,短暂的辉煌,终未成正果,清西陵道光皇后之慕东陵


   文/陈益峰

  1、孝静成皇后简介

  清宣宗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812年6月19日-1855年8月21月),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养母,议政王、和硕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訢生母。

  道光五年(1825年),博尔济吉特氏选秀入宫,初封静贵人,道光六年(1826年),晋封为静嫔,道光七年(1827年),晋封为静妃,道光十三年(1833年),晋封为静贵妃,道光二十年(1840年),孝全皇后病逝后,晋封为皇贵妃。

  孝静成皇后

  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帝驾崩,奕詝继位,为咸丰帝,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七月初一(1...

Read more

山龙结穴,出帐贵人,文章科甲之地,陈益峰寻卜地案例


   文/陈益峰

  去年,去辽宁锦州研究地理,有一个商人朋友,希望我为其父亲寻找一个宝地下葬,让我仔细留意一下。

  所以笔者在山里考察地理的时候,经常登上山顶,四处观望气脉走向,时时留意哪里脉气兴旺,最后在其村子附近找到穴位,供其老人使用。

  笔者去此地研究过三次,无论形局,还是气脉,气色,均是比较满意,能不能下葬使用,还得看东家的福气。同学的有徒弟罗璟、姬常勇、梁敬南、林敏、王洪超、朱江等人。

  大龙侧来,腰部开局,大帐之中开小帐结穴,左右包裹重重

  帐中出脉,左右缠护重重,中起贵人端坐,如君子所居,帷幕环绕。笔者在对面山顶,观其气色中有微红泛起,...

Read more

青牛戏水,水口孤山结穴,兴隆寺遗址


   文/陈益峰

  佛法源自印度。从汉代开始,印度佛教传人中国。在中国初传时期,主要是作为信仰和方术(旧时指医、卜、星、相、炼丹等技术)流行于民间的。两晋(公元265年至316年为西晋,公元317年至420年为东晋)时期开始的,佛教被广大知识分子所接受。知识分子特别感兴趣的是佛教的思想理论,尤其是佛教提出的一些中国传统学术较少研究的理论问题。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时期,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几乎遍及整个中国。

  佛法与本土的地理思想结合,多数寺庙选址,都是卜选本地最好的地理宝地,作为寺庙的位置。

  去年,笔者在承德研究地理,开车路过一水口,水口之山,高...

Read more

多条大龙汇聚之地,清西陵之泰陵和泰东陵补充照片


   文/陈益峰

 
  近日翻看15年拍摄的照片,还有一些比较好的反应清西陵之泰陵和泰东陵的照片,展示如下。
  清西陵的卜选者为,福建浙江总督、进士出身的高其倬(精通地理的文官);内务府郎中乌雅.海望(精通地理的文官);秀才管志宁等,钦天监监正明图等,起辅助作用。泰陵为传统美学派寻龙点穴的巅峰制作。
 
 
  鸟瞰泰陵和泰东陵结穴格局图
 
 
  鸟瞰泰东陵,横龙结穴
 
 
  鸟瞰泰东陵,龙脉余气前行至水口,为下手砂
 
 
  鸟...

Read more

抛闪斜结,众砂拜服,局势紧夹,兄弟六人都是富贵


   文/陈益峰

  1、寻龙点穴的发源

  我们现在研究的地理学,属于传统地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寻龙点穴。

  其发源为是上古时期的九天玄女,先秦时候,一个善于相地的女士,后传至黄石公,理论零零碎碎,最后在东晋时候经郭璞整理,写成《葬书》,这是地理学最经典,最完备,最核心的书籍,至今无人超越。

  后来传至唐朝的丘延翰,注有《天机素书》、《拨砂经》。这里要注意,郭璞和丘延翰,都是山西人,古称河东郡闻喜县,就是今天的山西闻喜县。说明地理的主要发源地在山西。郭璞的葬书说,下葬的关键,就是乘生气,这是地理学原本的样子,美学成分极少,关键的东西就是气...

Read more

丝线吊葫芦,大龙腰结,清西陵之泰东陵


   文/陈益峰

  泰东陵坐落在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境内,位于雍正帝的泰陵东北约1500米处的东正峪。是乾隆皇帝母孝圣宪皇后的陵寝。泰东陵是清西陵3座皇后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乾隆二年(1737年)在东正峪正式营建泰东陵,约于乾隆八年(1743年)建成。因此陵位于泰陵之东,就称泰东陵。

  1、孝圣宪皇后简介

  清世宗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1693年1月1日—1777年3月2日),满洲镶黄旗人,加封一等承恩公、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

  十三岁时入侍雍亲王府邸,为雍王胤禛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生弘历,即乾隆皇帝。雍正元年封为熹妃,雍正八年封为熹贵妃。雍正十三年其子弘...

Read more

帐下起贵人,清东陵之咸丰定陵


  文/陈益峰

  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定陵地宫内葬咸丰皇帝和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为咸丰作皇子时的嫡福晋,道光29年病逝,咸丰帝继位后,追封皇后。

  1、定陵的卜选者

  定陵陵址是集体智慧的结果,主要卜选者是:

  江西巡抚陆应谷、弋阳县教谕彭定澜、吏部尚书柏葰、定郡王载铨、工部右侍郎彭蕴章、内务府大臣基溥、文华殿大学士裕诚、礼部尚书奕湘等人。

  很多人误以为这些文官只是陪衬,实际上不是,古代的文人官员,尤其是出生于基层的文人,多是或多或少的研究地理,很多文人,甚至是乡间的地理中坚力量。而相反职业地理先生,很多文...

Read more

阴阳和会,前迎后送,清西陵之雍正泰陵


   文/陈益峰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完工于民国四年(1915年),其间185年。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钦天监监正明图,与另外两个武将卜选,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雍正认为:

  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

Read more

抛闪斜结,水缠玄武,清西陵之怀王园寝


   文/陈益峰

  怀王园寝始建于雍正十三年底,于乾隆三年底建成,是清朝雍正帝第八子福惠墓。

  福惠(朱谕又书作福慧),雍正皇帝胤禛第八子。曾名弘晟,又称八阿哥、六十阿哥。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六十年十月九日生,雍正六年九月九日殇,亲王礼葬,后追封和硕怀亲王。

  由于其生母长期病弱,福惠的身体也一直不好,皇帝为了给爱子治病,曾向朝鲜索求良医及生参,甚至因此减免贡赋。 朝鲜人传闻,雍正曾意欲传位于此子。  可惜的是,这个孩子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于雍正六年夭亡,年仅八岁,最后只得以亲王礼殡葬。

  福惠雍正六年九月初九殇,以亲王之礼殡葬于北京东直门外,雍...

Read more

五指山当朝,五子登科,某富贵家族的祖坟


   文/陈益峰

  1、五子登科穴

  去年去辽宁研究地理,遇到一个宝地,后人五兄弟都是杰出人才。

  同行考察的有戴饮浊、朱江、王洪超、姬常勇、梁敬南等人。

  鸟瞰墓穴,廉贞起祖,横开大帐,帐中抽脉,左右护卫重重,到头开局结穴。古话说:贪狼若非廉贞祖,为官也不到三公。廉贞起祖,根基强大,势大力雄,到头必有大地出现。

  到头束咽起顶,开钳结穴,左手短,右手长,钳中托微乳结穴。酉兼辛龙入首,穴立庚山甲向兼酉卯分金,穴前溪水左来,壬水来,汇合辛水,同归丙口。

  左侧外砂护卫有四五重,越来越高,穴前溪水横过,左水倒右

  侧看右侧护砂,四五重,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