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朱幼平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加拿大工商研究院和维多利亚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曾荣获原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信息中心研究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著名行业研究专家,在宏观经济分析、市场调研、行业与信息系统研究等方面著述丰硕,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

科创板 VS STO,谁才是未来?


  在金融领域,不论是创新还是产品种类,美国一直领跑全球。基于此,美国通过金融手段从众多国家收割了大量的羊毛。并且,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人能撼动其金融霸权的地位。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事物,其无国界的属性,及天生具有Token的金融属性,对美国乃至全球都带来了一次新的冲击,或者说机遇。正因为有此考量,各国都想抓住此次契机,提升自身在这场科技+金融变革中的话语权。于是,美国提出了STO,中国略微滞后,科创板问世。

  一个是可以为区块链相关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让链下资产上链提高传统资产全球流动性的STO。一个是提倡注册制,能够吸纳更多人群、资本进场的科创板。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

Read more

我国应舍“金融立国”而走“制造立国”道路


  制造业创新空间无上限,扩容潜力巨大,吸纳就业多,最适合我国国情。而金融是全球统一市场,变化快而动荡,需要冒险精神和高超的技法。我国还没有力量做大金融,与美国抗衡,应学习德国模式,集中资源和精力做大做强制造业。

  英美日德发展制造业的经验教训

  我们大致可以得到几个粗线条的结论:一是大国崛起,制造业发展是根本;二是虚拟经济发展要适度;三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创立自己特色的发展模式。

  世界上所谓的大国崛起,有几个典型的例子,如英、美、日、德等国,各有各的特点。

  英国曾经创造了“日不落”帝国的奇迹,其崛起靠两个轮子驱动:一个是技术革命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