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卫伟

创业管理,运营管理,管理政策

华为、阿里与万科:分享时代的管理学


 

  一、朴素的思想,造就了杰出的企业

  在第三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上,我演讲的题目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再思考》,当时我为6月份的股市崩盘而叫好。因为一些互联网模式的企业,试图走捷径,通过炒作、免费的方式,先把客户基数做大,然后把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的钱吸引来。很快上市以后,VC退出了,PE退出了,但是企业把股民的钱全收入囊中了。因为股市的崩盘,这种商业模式破灭了,所以我说这是大好事。

  试图走捷径、抄近路,试图通过虚拟经济来发财的这条路子,走不通了。这对中国是大好事,对中国企业...

Read more

野性与理性交融的中国式管理


 

  有没有中国式管理?

  清华大学在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叫“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这个题目通过对30多个案例的研究,最后提炼出来中国式管理的九条特征:第一个是“中的精神”,即中庸之道,实用理性的辩证思维;第二个是“变的战略”,高度权变的调适思考;第三个是“强的领袖”,企业家的品德、魅力与愿景;第四个是“家的组织”,中国色彩的组织控制;第五个是“融的文化”,个人价值与时代共鸣;第六个是“和的环境”,政...

Read more

企业家威望越高企业越危险


  在价值创造问题上,存在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得更好。华为公司任总显然深谙此道,所以他说得更彻底: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企业价值是靠什么创造出来的?

  在任总看来,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企业真正具有巨大潜在价值的、能够创造价值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这个道理是如此朴素,不免使人们对其熟视无睹,浅尝辄止。孰不知,恰恰是朴素的思想造就了伟大的企业。(黄卫伟)...

Read more

为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二十多年来华为从一张白纸变为世界级高科技企业,成为中国企业的标杆。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华为已经成为能够与EMC(易安信)并肩的一流企业。EMC(易安信)的CEO曾指示下级战略部门搜集华为全部材料、书籍、报道,因为华为正在挑战EMC的地位。EMC就请哈佛剑桥牛津的教授研究,也没有人搞的明白。

  华为值得研究,但问题在于,一直以来中国企业无法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企业管理经验,这实际上反应出中国与西方在管理思想存在差异,没有人说得清楚华为是怎么起来的。(任总曾经形象的用“云雨沟”来总结,“云”是管理实践、“雨”...

Read more

亚马逊式“进化”引起的经济范式革命


  什么是生意模式

  琼·马格雷塔认为,一个好的生意模式应当能够回答彼得·F·德鲁克(PeterF.Drucker)的四个老问题:谁是我们的顾客?顾客重视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怎么从这项生意中赚钱?我们以适当的成本向顾客提供价值的内在经济逻辑是什么?按照马格雷塔的观点,一个健全的生意模式由三个要素组成,即精确描绘的角色、合理的动机及开启内在价值的计划。让我们把它描述成图形的形式,见图1:

  这里的角色是指参与生意的各方,包括企业、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等。动机是指各方参与生意的意图和需求。价值是指参与生意的各方,特别是顾客的偏好和利益,...

Read more

互联网改变不了生意的本质


大家好,又一次在华夏基石十月管理论坛见到大家,我不知大家去年是不是也都来了?又是这么多的企业家!剑峰每年都要让我来讲一个主题,这很有挑战。因为他每年都要换主题,今年是《拥抱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我都有点避之不及,现在还要让我拥抱(笑声)。所以我就选了个题目——《关于互联网生意模式的思考》。大家都习惯叫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我习惯把它叫作生意模式,就是赚钱模式。只提生意就没有任何意义,那只是赚钱。谈《关于互联网生意模式的思考》,既然是一种思考,它一定是探索性的,一定是批判性的,否则这就不存在,它就没有什么价值。

股市大跌是好事

是中国经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