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彦儿

宁夏雄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监

现阶段的阶级斗争


《红旗文稿》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的《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文章被网易换以《阶级斗争将长期存在》等标题以后,被各种媒体大量转载,读者反映强烈:有支持者、有反对者、有疑惑者。

反对者提出,改革开放以后,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重提“阶级斗争”是要走老路。疑惑者则疑惑“阶级斗争”的对象究竟是谁?“阶级斗争”的方式究竟是什么?会不会在发生类似文革一样的政治运动?自己会不会成为被斗争的对象?

 

这些疑惑和担心,是...

Read more

关于孤独和社交的思考


近段时间我读了一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深深地感到作者简直写到了我的心坎里,查了作者,是德国的哲学家叔本华。

于是带着对他无上的虔诚和钦佩,我开始迷恋上了研究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不得不说叔本华的语言魅力是非常强大的,他的思想非常深刻,非常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表达深奥难懂的大道理。

就像尼采所言,

"看到他写的第一行字,我就知道我会看完他所有的字。"

"我感觉他简直就是为我而写作。"

我之所以这么喜欢他的哲学,是因为我太过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我注定是不习惯过太平日子,喜欢去探究人生的意义,

我比同龄人想的多的多,对于人...

Read more

追溯生态主体间性的思想


地球是一个整体存在,人类是生态整体的一部分。正如英国学者拉夫洛夫所言,地球是个有机体生命整体,称之为盖亚。历史上,人类在不同区域和地理空间中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以适应着自然历史的变迁。生态历史可以被理解文化思想史。也可以说是自然主体间性的精神史。

正是自然整体网络的主体间性中透出了人类行为对非人类有机体和自然存在的关系网的影响。生态主体间性的思想就源于此人类与整个生物圈漫长历史演化进程。德国生物学者海格尔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一个有关自然组织法则的知识体系,即研究动物与其他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将人类与整体自然的关系确定了下来,开启了生态主体间性思想时...

Read more

“以德报怨”到底是谁教我们的?


 一个经典的《论语》曲解案例是“以德报怨”。说这四个字出自论语没错,可说它出自孔子就不对了,孔子根本没有说过啊。《论语》原文是这样的: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来问孔子:“能以德报怨的人是不是很厉害?”孔子反问:“那人家对你好,你还有的报答吗?”据此得出自己的结论,正常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所以说,这个案例跟“三思而后行”有点像(“季文子三...

Read more

父母“行慈”孩子才懂得“尽孝”


最近,湖北宜宾南溪一中16岁的覃钰萍和学校服装设计社的小伙伴们自己设计、买材料,为妈妈设计制作了一件雪白的婚纱,不足200元的费用是平时省下的钱。她说,我希望自己能为父母策划举办一场婚礼,让妈妈穿上自己亲手设计的婚纱。当女儿把婚纱带到了妈妈的眼前,她感到十分满足,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儿女向父母尽孝的一件平凡的小事,细细想来,其中也有必然的、不平凡之处。
 
女孩的创意源自日常积累的对母亲的一片朴素的孝心和对母亲内心需求的体谅。她父亲是工人,母亲务农,结婚20年从没吵过架。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一家人和睦相处,女孩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也了解父...

Read more

公益机构里的悖论


一切的胡言乱语都来自这个学期与宿友在一家公益机构打杂的所见所闻所想,即使希望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但深陷其中所谓的思考也难免带有主观性。

首先介绍一下这家公益机构。它坐落于一个电子工业区里,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工厂女工。而我们向工友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文娱活动、图书借阅、电脑培训、乐器学习等等。这家机构很小,小到除了我们两个打杂的实习生,就剩老大一个人了。环境就如老大说的,非常艰苦。而工友除了十几个铁杆粉丝,人来的也不老多的。

但不过如何,这家机构走过了五年的风雨,现在还依然艰难地维持着。

接下来,就聊聊我说的公益机构里的悖论吧。

机构一直致力于服务工友,但无法接纳工厂及劳动者身份存在...

Read more

论抡胳膊的高大上


本文试图尝试着论证扫大街与擦桌子的高端、大气及上档次。在这个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极分化的时代,用脑的一拍脑门财源滚滚,抡胳膊的拼死混口饭吃。而我只想在这个时代说几句遭人嫌弃的话罢了。

人们对两种劳动方式的看法迥异主要是报酬差距太大。

脑力劳动在市场中能获得高报酬是绝对有道理的。这来自的脑力劳动之前付出的成本以及这种劳动形式的稀缺性。想要胜任一份难的工作,之前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来获取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成本是需要买单的。而且并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一份难的脑力劳动,所以市场愿意付高价钱来招揽人才。

而体力劳动则刚好相反。只要你不缺胳膊不少条腿,抄起扫把就可以满大街扫地去...

Read more

议“反社会行为”


炸公车为和屠杀儿童一样,都是为了达到报复社会的目的,这次相关部门对陈水总做出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描述,这似乎为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变态案件找到了一种趋向个人化的解释方法。我不懂鉴定方法,但知道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多,判断标准多样并且模糊,如果按照其中一种鉴定反社会人格障碍的“Cleckley标准”来看,陈水总实施爆炸的作案动机明确,就不符合“Cleckley标准”中“反社会人格障碍在进行反社会活动时缺乏充分的动机”的这条描述。


撇开五花八门的医学心理学解释不谈,环球时报认为,陈水总的犯罪特征是反社会的,所以全...

Read more

当你在说公益,你在说什么?


1、何谓慈善?

发心是也。慈者,慈爱;善者,善良;慈善者,发自本心的爱人之意。也许我什么都没做,但是我关切这个世界,忧虑这个社会,心疼每一个被生活欺凌的人,这就是慈善。没错,慈善不是看你怎么做,而是看你怎么想,一个人是不是慈善者,只有自己知道,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慈善家应该是对这个社会爱得最深沉的那一批人,爱得眼里满含泪水的那一批人。你说键盘侠们算不算慈善者?那要看他们在想什么了。

2、何谓公益?

结果是也。公者,每个人;益者,有利;公益者,对人人都有利。你算人,我也算人,那么公益就是对你我有利。在这个意义上,公益作为一种救世妙方,与曾经杨朱所提的济世良方相对应,都是一种高级的自私...

Read more

简陋的批判与复杂的现实


总是会有这么一个群体,不管是什么东西,他们都能从中找出一点缺口,然后用锤子与凿子猛击,不把这个东西弄碎弄垮,他们就不高兴。

他们在挥起锤子的时候,可能会觉得自己是某种正义的化身,凿子对准了邪恶世界最脆弱的地方,只待他们一击。

他们觉得我们会有今天这样的好的生活是拜科技进步所赐,而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的所有不好,是拜某个人、某个组织所赐。

他们给我们解读了历史的真相,嘲讽了那些死去或者还活着的名人,分析了我们这个国家与国民在本质上是怎样的烂德行,哀我们不幸,怒我们不争。

他们认为他们的文章是对我们有益的,只要大家能够同意他们的观点或者像他们这么干,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真的有救了&h...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