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朝鸿

彭朝鸿,贵州贞丰人,从事过初、中、高等教育,曾先后供职于贞丰县师范学校、贞丰城区中学、贞丰一中、黔西南州委党校、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黔西南州经济贸易局(后更名黔西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1985年开始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怎样辨析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发表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自学考试辅导》杂志上。多年来成果累计约百来万字。

南昆经济带工业发展布局规划


  为加快黔西南州工业化进程,需要在南昆线及汕昆高速公路、镇宁至胜景关高速黔西南段、毕水兴高速黔西南段、兴义至贵阳高速黔西南段通过的南昆经济带对工业发展进行合理布局,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集聚效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工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结合本地区现有基础条件,黔西南州工业化布局以南昆线、汕昆高速为轴线,镇宁至胜境关高速黔西南段、毕水兴高速黔西南段、兴义至贵阳高速黔西南段为辅助线,围绕南、北盘江—红水河能源、原材料产业带,建立以兴义—兴仁—安龙为核心的经济带。以州所在地兴义市为增长极的第一级,以县域经济为第二级,以乡(镇)经济为第...

Read more

富贵综合症杂谈


  富贵综合症是经济相对发展、生活相对富裕导致的种种不良心态和病态行为,表现为贪婪无度、奢靡浪费、攀比摆阔、空虚寂寞、爱慕虚荣等等,人们时时处处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富贵综合症在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中形成许多不和谐音符。富贵综合症既因物质而产生又以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富贵综合症可以遏制但不可以根治,好比一把双刃宝剑,双刃剑的双刃是以身俱来的,人们可以减少他的副作用但无法改变它的“双刃”性质,一定条件下它也会伤害自己的主人。富贵综合症是社会病,但又通过单个人或群体人表现出来。富贵综合症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必须研究它、认识它、遏制它,使我们的...

Read more

壮大工业财源 推动经济发展


  原载:《黔西南财政》2004年第2期

  近年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指引下,我州实施“电力兴州,矿产强州”战略,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州财政总收入的75%以上。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3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5.5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州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42%;全州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70亿元,同比增长13.8%;产业结构连续两年保持“二、三、一”排序,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0.51亿...

Read more

黔西南州工业财源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原载:《黔西南财政》2004年第1期(创刊号)。

  一、我州工业经济现状及其在财源建设中的地位

  我州实施“十五”计划以来,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精神指引下,在州委、州政府“电力兴州,矿产强州”思路指导下,全州工交系统共同努力,奋力拼搏,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州财政总收入的75%以上。产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为全州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速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001年,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9.11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

Read more

黔西南州工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原载:省经贸委《信息与市场》2003年第12期。

  改革开放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黔西南州逐步建成了西南腹地出海的近捷通道和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交通枢纽,成为三省边区相对边远却又相对集中的中心市场,目前又处于西部开发的热点——南贵昆产业带,攀西六盘水和两江一河资源富集带、珠江上游经济带的建设中,支柱产业的做大正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成为外来投资的强力磁场,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5%以上,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排序。

  但黔西南州的工业发展也存在着若干...

Read more

《黔西南工业经济志》序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工业经济志》的出版,是黔西南州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十一五”规划第一个年头,在黔西南州工业经贸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工业化步伐,构建和谐黔西南的关键时刻,出版这部志书,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提高黔西南州工业建设的科学决策水平、促进黔西南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黔西南州工业经济的发展历史较悠久,经历了缓慢曲折的过程。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手工业、轻纺工业有所发展,但主要是自给自足。中华人民共...

Read more

黔西南州所有制结构调整建议


 

原载:《黔西南州十五工业调整纲要》(2003年)

 

一、     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我州工业发展呈现起步晚、投入少、布局散、规模小、发展慢的状况,计划经济特征明显。体现在所有制结构方面,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比重较大,其它所有制企业比重偏小;规模以下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个数较多,其它所有制企业偏少。到2000年底,全州个体企业9960户,占全州企业11475户的86.7%,从业人员34878人,占全州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7411人的51.7%,而其总产值...

Read more

贞丰县蔗糖业发展问题的调查思考


原载:1.省经贸委《信息与市场》2003年第9

2.《黔西南工作》2004年第1

 

贞丰县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贞丰白糖厂这个“龙头企业”,壮大蔗糖产业,带动了48个行政村的377015700多人脱贫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目前,这一甜蜜的事业却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面对国家产业政策对制糖业的限制;面对糖类市场的饱和及我国加入“WTO”后外糖冲击而使白糖价格持续下滑的趋势;面对糖业产业投资风险加大,银行融资困难的局面;面对蔗区去冬普受雪灾而导致甘蔗含糖下降,红...

Read more

黔西南铁合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载:贵州省经贸委《信息与市场》2002年第8期。

 

黔西南州铁合金行业自八十年代兴起到目前,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已发展成为我州纳税大户和支柱产业。据统计,黔西南州现有铁合金企业9户,2001年产硅锰合金2.2万吨,硅铁0.28万吨,销售收入6681万元,上交税金270.7万元。200215月生产硅锰合金约1.6万吨,硅铁0.05万吨,销售收入约5500万元,上交税金300万元,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上交税金近1000万元,生产呈明显上升趋势,解决就业930人(其中有88名残疾人),社会效益也不差。但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02318公布的《关于严格...

Read more

加快黔西南州矿产业发展的调查建议


原载:贵州省经贸委《信息与市场》2003年第6

 

黔西南州位于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又处在南昆铁路中段,州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有21种之多。且具有分布面广、矿种齐全、配套性高等特点。最近我们就如何加快矿产资源开发,推进黔西南州工业化进程问题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矿产业已成为我州经济的主要支柱,进一步加大矿产业的发展步伐,是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实现强州富民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有如下报告:

一、黔西南州矿产资源的储藏

黔西南州矿产资源以黄金和煤炭为主,金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享有“第二个金三角”之称。已探明地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