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彭朝鸿

彭朝鸿,贵州贞丰人,从事过初、中、高等教育,曾先后供职于贞丰县师范学校、贞丰城区中学、贞丰一中、黔西南州委党校、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黔西南州经济贸易局(后更名黔西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单位。1985年开始发表文章,第一篇文章《怎样辨析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发表在山西师范大学《中文自学考试辅导》杂志上。多年来成果累计约百来万字。

黔西南医药工业渐成支柱


黔西南州制药工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的新兴工业,并已成为黔西南州的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州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形成了“大区位、大通道、大资源、大市场”的州情格局,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州内一些企业家及外来投资者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利用黔西南州化学合成深加工及民族民间传统医药的优势,投资创办制药企业,使黔西南州制药工业形成了“大输液、小片剂、小针剂、膏贴剂”多方位发展的格局。

到“十五”期末,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发展到9户,分别是天地药业公司、华圣制药有限公司、圣都药...

Read more

亚洲最大金矿——贞丰烂泥沟金矿


  烂泥沟金矿位于贞丰县沙坪乡,是黔西南州目前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该矿已探明储量在全国黄金金矿中位居第一,储量达100吨(金属吨)。2007年3月18日炼出第一炉黄金,建成亚洲最大的金矿。



  ——建矿基本情况

  贞丰烂泥沟金矿建设项目在2001年4月中澳双方鉴订合同的基础上,于2002年6月21日鉴订中澳开发烂泥沟金矿合同获贵州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审查批准,实施项目建设的“贵州锦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相继成立,总投资4000万美元。澳大利亚澳华黄金公司2002年6月正式进驻烂泥沟金矿。2002年12月4日开始验...

Read more

山沟里崛起的黄金企业——黔西南水银洞金矿


 黔西南贞丰县水银洞金矿是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只“主力舰”,是一只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已起锚扬帆的大船。决策层凭着大智慧大勇气大手笔,带领全矿职工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又新又美的图画。水银洞金矿有一个识大体、顾大局、讲原则的领导集体,靠集体的力量,靠班子成员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睿智,他们这些年来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决策,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向前发展。而水银洞金矿的职工队伍,能吃大苦耐大劳,秉承了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传统,具有十分完美的执行力。这个团队,把矿党政工的决策落实到具体的岗位,落实到人,把...

Read more

2007年,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简说


    据国家统计局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增长11.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2%,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1%,下降0.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2%,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

Read more

集思广益,研究如何打好工业牌


  

       

        黔西南州最近召开的州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是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州长陈鸣明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优势支柱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特别是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做好工业发展规划,着力解决“重工业不重、轻工业太轻”的问题,推动轻重工业健康协调发展的思路,在出席会议的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大家认...

Read more

黔军少帅王文华


  
  王文华(1889—1921),字电轮,号果严,王伯群之胞弟,兴义景家屯人。幼年入塾读书,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窦简之等结伴上贵阳,考入贵州通省公立中学,旋转入贵阳优级师范选科,肄业文科,精研史地。时孙中山民主革命风潮在国内广为传播,校内严格禁阅革命书籍,王文华却常偷阅《民报》等进步刊物,被监学所察,屡记大过。与贵州科学会张结为忘年之交,并结识同盟会会员创办的自治学社张百麟、平刚、钟昌祚等人,倾向革命,剪掉发辫,以示反清决心。加入贵州陆军小学堂席正铭、阎崇阶,刘端裳等人发起的反清秘密组织“历史研究会”。又经朋友介绍...

Read more

黔中往事——谷正伦怒杀刘伯龙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杨勇部队行将解放贵阳前夕,时任国民党贵州省绥靖公署主任兼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的谷正伦抱病仓惶西逃。当其途经家乡安顺时,车窗外,冷落清秋中的桑梓大地一片苍茫。车行渐远,遥望故宅衡宇,心力交瘁的他不禁怒恨交加。对共军,也对他的同僚——国民党军19兵团89军中将军长刘伯龙。

  谷正伦,字纪常,1890年生,贵州安顺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11期炮兵科毕业生。1921年曾被孙中山先生委任为中央直辖黔军总司令。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2师副师长、第40军第1师师长、首都卫戍司令、宪兵司令、湘鄂川黔边区绥靖主任、甘肃...

Read more

神秘的夜郎文化


 

    有两个典故,一个曰“夜郎自大”,一个曰“黔驴技穷”。凡知道这两个典故的人,自然就会联想起贵州,“夜郎自大”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更把贵州与夜郎紧密联系起来,“夜郎”在很久以前就一直是贵州的代名词。

  自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夜郎自大”的典故就开始在民间流传。提起“夜郎”,即便对于贵州古代历史缺乏足够了解的人,也会联想到那自高自大,目空一切,并因此而导致覆灭、灭亡的夜郎王。

  ...

Read more

贵州军阀刘显世


       刘显世、号如周,字经颐,清同治九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一八七零年五月八日)生于贵州省兴义县下五屯村。祖籍湖南邵阳板桥。其先祖以贩卖文具进入贵州,在兴义泥凼地方定居,到刘显世这一代,已五世。

  刘家发迹,是从刘显世的祖父刘燕山开始的。清嘉庆、道光年间,刘燕山以榨油为业,经营发展后,嫌泥凼地方小而偏僻,就向坝子迁居,先迁纳吉寨,后迁离兴义县城约二公里的下五屯。下五屯地方,群山环抱,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十里平川,是兴义的主要产粮地之一。刘家迁居下五屯后,家业日兴,积累更多,便买下当地卢姓田产四十亩。从此经营...

Read more

一代枭雄何应钦


 

        何应钦(1889—1987)字敬之。祖籍江西,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成为蒋介石的亲信。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参加平定商团叛乱、刘杨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1926年任第一军军长兼黄埔军校教育长。同年7月率第一军参加北伐。1929年任国民党海陆空司令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