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玲

刘姐,北京人,著名维权人保哥和她的维权团队。记者多次报道的事迹!

维权知识问答二:继承法类


 法定继承制度

1、什么是法定继承,合法继承人如何确定?

法定继承是与遗嘱继承相对称的一种继承制度。他是指继承人的范围、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均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的继承。

(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指法律直接规定在被继承人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能对遗产享有继承权的人的范围。我国法律规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

(2)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2、法定继承人如何按顺序继承遗产?

遗产须按法律规定的顺序进行继承。

继承开始后,由第...

Read more

维权知识问答一:民事法律类


 一、名誉权受到他人侵犯时应该怎么办?

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形式。侮辱是使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

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犯时,根据《民法通则》第120条之规定,可以要求侵害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 损失和精神损失。公民对上述权利,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对于侵害公民名誉权情节严重、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受害人可 要求依法追究侵害...

Read more

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认定和处理实名、匿名举报?


 编者按:信访举报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公众对党员干部、行政监察对象进行监督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形式。有网友对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认定和处理实名、匿名举报,如何处理诬告、错告等十分关注,本期“回复选登”精选了三则网友的咨询留言和中央纪委信访室的回复,供大家学习参考,敬请关注。

  网友“飞碟123”: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认定和处理实名举报?

  中央纪委信访室:使用本人真实姓名或本单位名称,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向纪检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和监察对象违纪问题的...

Read more

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


 

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诉讼费收费办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一九九九年元月十九日《诉讼费收费办法补充规定》,法院对进行民事、经济纠纷诉讼和行政诉讼以及申请再审的案件收取诉讼费的标准规定如下:

一、收费范围

1、受理费: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公示催告、申请执行,均应预交。

2、其他诉讼费用:(1)勘验、鉴定、公告、翻译费;(2)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误工补贴费;(3)财产保全申请费和实际支出费用;(4)执行中实际支出费用;(5)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

Read more

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的赔偿标准


 死亡的人如果是城镇居民户口需赔偿47万,如果是农业户口需赔偿23万。

残疾的人根据医院治疗费用赔偿,并且会赔偿因无法劳动损失的费用,以及以后几年内的一定费用。赔偿金跟对方收入无关,但跟该地区人均收入有关。

1、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50×住院天数

3、营养费赔偿计算公式

营养费赔偿金额=根据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

4、受害人误工费赔偿计算公式

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固定收入(天//年)×误工时间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

Read more

谈谈微博的力量<原创>


 

 我告诉大家,很多官员过去只怕他们的上级领导,现在同时也很怕舆论了。而且因为上级领导容易搞定,舆论难搞定,所以常常更怕舆论。
现在搞舆情的人贼多,各部委、各省市几乎都有,就是这个原因。有一次,我去一个城市玩,发了条说该市的微博,市委书记立马就知道了,该市宣传部的人四处找我,直到我离开了他们还在找。所以在中国舆论场发牢骚特管用。大家一嚷嚷,领导们马上就知道了。发言人笨嘴笨舌,“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但领导们悄悄就开上会了。
还记得去年入冬吗?有的地方搞激进环保,天然气取暖没跟上,却把烧煤的锅炉先禁封了,冻着了老百姓,舆论哗然。...

Read more

年终工作总结你抄我抄大家抄的臭毛病不改也违纪!


 

前几年,我在基层任报道员时,领导叫俺写工作总结,写完后领导的工作总结之后,写自己的年终工作总结,几百名的同事有的党员干部拿我的工作总结抄:改改年份,心得体会换换名字......惰性难改、懒病缠身,信奉“天下文章一大抄”,精通“复制粘贴大法”,写总结、作报告“新瓶装旧酒”,出政策、制文件“依葫芦画瓢”,甚至只换标题不改内容。
笔者前几年在某地党支部搞调查,地方申请预备党员的资料交给党支部几百分,党支部入党填写表没有人填写咋办,领导给某学校打电话,叫来几十名老师帮忙抄写的,甚...

Read more

做人要宽容 忍让 饶恕 厚道《原创》


 

 

前天媒体报道东莞市长安镇乌沙环南路一名男子被运钞车撞了一下,拿着砖头一路追赶运钞车连续砸车,在追了数百米快要追到运钞车后,男子被负责运钞的安保人员开枪打死。 假设车主下来道歉说一声,对不起, 司机要文明驾驶开车! 那位男子不会追赶运钞车,也不会死!这说明做人要宽容 忍让 饶恕 厚道!我也深入体会。有一天下大雨,我去送孩子上学,一般我开车不会开到学校附近,因为人多拥挤堵塞交通,所以我一般停车不停到学校附近,就下车。打着雨伞牵着孩子的手向学校走去,走到半路,附近有一个坑,路上的小车不减速从这坑 疾驰而去,溅到我身上去了,我很来气,自言自语说,妈的,真是霸权...

Read more

举报是一个无法撤销的权利行为


  当你按照法律或者有关规定向行政机关举报第三人违反行政法律的行为后,你又无理由或者有理由地向受理举报的行政机关表示撤销该举报,行政机关对此应当如何回应呢?行政机关的回应只能是:无法撤销,我们将根据法律的规定处理被举报的案件。

  向行政机关举报违法行为无疑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尽管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公职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但是在2004年入宪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括性人权保障”条款之下,我们无法否认检举其他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刑诉法第1...

Read more

举报常识


 1、什么是举报?

举报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线索的行为。举报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一项民主权利。《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2、举报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