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泉灵

曾经的“北大才女”、“央视名嘴”,如今的紫牛基金成为合伙人

做事之前,三问自己


  我有两个身份,紫牛基金的管理合伙人和“少年得到”教育公司的董事长。

  所以,我既有投资人的角度,关于如何看待“双创”环境和发现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又有创业者的角度,在外部环境变化非常快的时代,我为什么会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我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机会?

  去年参加北大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举办的专门为女企业家创办的商学院,从陈春花老师那拿到了特别重要的针对所有企业的底层三问题:

  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

  可以干什么?

  一、想干什么?

  一个企业的存在,能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

  今天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用户价值是可...

Read more

为什么打败你的,往往都是外行?


  今天我将从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两个身份,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分享内容制作和产业相结合这样一个逻辑。

  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可以干什么?

  1.想干什么?

  想干什么,就是你这个企业到底能提供什么样的用户价值,谁用你的产品。今天这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户价值可以被重新定义。

  以与内容行业相关的教育产业为例:

  教育产业本身也是以内容为壁垒,它的教育资源就是内容壁垒,比如商学院,传统商学院提供的用户价值有3个部分:

  第一部分:你能拿到一张文凭。

  第二部分:你真的获得一系列的支持,这个支持有可能是市值管理、财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