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韩和元

韩和元

如何才能有效应对疫情下的口罩需求?


 摘要:如何有效应对当前疫情下口罩的非正常需求?最佳解决方案是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首先是供给侧。1、扩大进口,弥补国内产能不足;2、减免税费,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以此扩大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物品的有效供给;其次是需求侧。1、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建议政府进一步劝谕民众,如非必要,轻易不要进入公共场所,以此减少对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用品的需求。这是由当前这种非正常需求,造成的供需缺口实在过大(缺口高达数亿计)所决定的;2、将公共卫生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讲透,降低人们的恐慌情绪,以此减低人们对包括口罩在内的医疗用品的非理性和盲目性需求;3、控制住疫情,只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种非正常的突发性...

Read more

基于生命的不可逆性,过度反应应作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准则


 摘要:基于生命所具有的不可逆性,又基于传染病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全性,对于这类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必须以过度反应为原则。很简单,万一人类再次遭遇的疫情,是又一场黑死病、又一场西班牙流感呢?!那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它威胁的将是无数人那不具有可逆性的生命。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卫生经济学的奠基者的肯尼斯·约瑟夫·阿罗(Kenneth J.Arrow),于1963年就曾指出,由于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和消亡等具有不确定性,因而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也有不确定性。同时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后果也具有不确定性。而...

Read more

全球产业链下,中国“病了”,世界经济也将不可避免的打喷嚏


 摘要:基于这样一条产业链,如果疫情持续,不独沙特、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智利等能源国的出口将持续承压,就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将承压——疫情将会导致,中国的工厂减少进口机械、零部件的订单,减少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口电脑芯片,减少从德国和意大利进口工厂设备。同时,中国的消费者也将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电子产品、德国和美国的汽车、意大利和法国的奢侈品的需求。而这无疑将会搅乱全球供应链。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首发于证券时报网专栏频道http://opinion.stcn.com/2020/0209/15632109.shtml

我...

Read more

李文亮们在被训诫时,澳门当局是怎样应对疫情的?


 李文亮们在被训诫时,

澳门当局是怎样应对的?

我们以澳门日报公众号的报道,

来大致的予以梳理。

 

元旦当日,

澳门日报公号首次以

武汉现未明原因肺炎,数人病情严重,卫生局经评估后认为......”为题,

对这场疫情予以了报道。

报道内容如下:

 


武汉出现不明肺炎,卫生局长李展润称,现时为冬季,并在一个区域出现集体的肺炎和多例严重个案,卫生局经评估后,认为并非寻常的肺炎,须要多加留意,当地医院已把病人隔离,且没有医护人员感染,相信内地或武汉的医疗机构有足够能力应付。

至于是否沙士或中东...

Read more

时过境迁,经济预测时怎可将当下与03年非典简单比较


摘要: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大家在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分析时,真不宜将当下与2003年非典做简单比较。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近几日看了好几位国内投行分析师,就新型肺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文章。说实在的是,这些文章让我真是无语:这些分析师有个基本套路,那就是其预测都建立在,将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2003年的“非典”套,以此来简单比较

 


这种比较是非常不科学、非常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颇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的。他们显然忽视了,什么叫时过境迁。正是这个“时过境迁”,使...

Read more

疫情肆虐下,口罩应被视为准公共品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疫情肆虐之下,

口罩应被视为一种准公共品,

它必须做到非排他性。

 

否则,

部分可得,

部分不可能,

那么对于疫情的控制而言,

整体仍将是无效的——

 

虽然个体有区别——

相比于那些买不到、

也买不起的个体而言,

那些买的到,

又买的起的个体,

会免于即期被感染的风险,

但对于控制住疫情

这一整体而言,

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很简单,

那些因信息或经济原因,

而被排者,

由于没有...

Read more

公共卫生安全中的个体理性与合成谬误


 

首发于:FT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86106?topnav=myft&subnav=mystories

摘要:基于利己、理性原则,无论是市民的出逃,还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政府有意淡化问题,本身都无可厚非。但我们也需注意的是,正如上所论,个体理性可能造成整体的不理性;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可能造成国家公共卫生安全这一整体利益的严重受损。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公共卫生,尤其是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无疑是公共政策的重中之重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历来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

Read more

不戴口罩,政府岂能一罚了事?!


 摘要:不戴口罩,政府岂能一罚了事?!于政府而言,它最需要考虑到是,如何做到让国民买的到、用的起合格的口罩。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做好几件事:1、对相关产业予以税费减免;2、对相关产业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来降低企业节假时的用工成本;3、切实加强质量监控!以此,扩大供给,平抑价格,确保质量。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2020年1月26日中午,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发出通告,

通告强调:

市民于公共场所,

不按规定佩戴戴口罩将被处罚。

 

这是粤防疫指办2020年头号通告...

Read more

还好,徐峥至少无需忧心会被烧死


 摘要:转变传统生产方式极度困难因为创新即意味着创造性破坏,在整个破坏的过程中,毁灭性一面往往也是真实的。创新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产业将面临着被无情淘汰的命运——虽说创新是对经济的一个净改善,但创新也会造成某些群体的福利受损——由创新带来的技术变革,会冲击劳动力市场,造成既有的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过时,进而造成生产者剩余。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新华社消息,

在《姜子牙》

《唐人街探案3

《夺冠》

《囧妈》等

七部春节档电影,

23日先...

Read more

过度反应是应对一切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必要准则


 摘要:传染病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性,确实让决策者不好决策。譬如,在病理机制没搞清楚前,反应过度的话,政府会大受影响,首先涉及财力物力人力,还会造成对生产生活的干扰,对交通运输住宿旅游业的巨大冲击。在唯GDP论下,在危害性没有彻底暴露出来之前,地方政府确实没有动力去过度反应。但也正是由于传染病的不确定性,你不能确知当前的传染病,是14世纪的黑死病(反应不足的代表)还是2009年的猪瘟(反应过度的典型)。所以,我的观点是,对于传染病,对公共卫生事件,都必须以过度反应为原则。很简单,万一当前疫情是新黑死病呢?!那其结果将是毁灭性的。

作者:政经天一楼主韩和元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