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丽君

经济在于权衡

硅谷,明天的底特律?!


硅谷,明天的底特律?!

财经评论员:周丽

传言美国政府将让汽车企业“有序”破产,放弃这一曾给美国带来无数辉煌的产业。

暂且不说传言是否可信,但这样的传言想成立至少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美国汽车产业已被认定是高污染、高能耗,且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第二,断定美国汽车产业无法和美国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结合。

如果这两个条件成立,那么传言“美国将抛弃汽车产业”或许可信。

当然,也有不少人并不认为美国汽车产业已是传统的、落后的,并不认为美国汽车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无法有效结合,甚至还有不少企业正在亲身实践。

苹果要造汽车,一个造电脑的公司要...

Read more

靠政府造不出民族汽车


靠政府造不出民族汽车

财经评论员\周丽

作为普通国人,我也希望民族汽车快速崛起,或许正因此,我很多时候,都想当然认为政府也这么想,更这么做。

前些日子,与老祝瞎聊,其认为二三十年后,民族汽车品牌必将占据我国市场半壁江山,只要政府支持。

似乎让我找到知己。但认真回顾二三十年前,政府在汽车行业的所作所为,却让我毛骨悚然,从而影响我对祝磊观点的恭维。因为过去政府也一直声称振兴民族汽车,甚至长年累月呕心沥血于此。政府的努力,我们应当肯定,但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仅五五股权制并没换来核心技术,而且政策时常与市场南辕北辙。

我多少有以偏概全之嫌,必定二三十年的汽车改革,无论在制造技术,还是市...

Read more

制裁OPEC,严惩油霸子


制裁OPEC,严惩油霸子

财经评论员\周丽

不到两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大体的30美圆每桶,迅速上窜至如今的100美圆,大大增加普通百姓负担。

究其原因,想必无论被千夫指的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增加,还是走势疲软的美圆,以及有捂油惜售之嫌的OPEC等,都无法用具体数据有效量化。

但随中国、印度等石油消费不断兴起,以欧美日为消费主体的传统结构不断多元。但以OPEC、俄罗斯等少量供应商为主的传统国际石油供应格局却并没有较大改变。

所以,一个简单的判断是,相比欧美日中印等石油消费大国,OPEC与俄罗斯等对油价拥有更多控制权。

仔细观察近一两年油价飙升,多少与OPEC政策变动有因果之嫌。如2...

Read more

竺延风是最后一个吗?


竺延风是最后一个吗?

汽车评论员  周丽君

待竺延风料理完一汽年底事宜,或许明年初就可走马上任吉林副省长一职。

江湖到庙堂,乌鸡变凤凰。但我不清楚该祝贺他,还是咒骂他,反正嫉妒之类万千感慨搅和其中,很不是滋味。

苗圩当官了,竺延风也当官了,接下来是不是胡茂元、徐和谊、张房友等统统都得当官去?那汽车国企不成政府黄埔军校了吗!一批批一把手在此短暂历练几年后,就拍拍屁股走人,有点拿汽车国企当猴耍的意味,难怪它们至今不入流。但这对汽车国企公平吗?凭什么就得让人家给你做嫁衣?难道国有企业连基本的独立人事任免权都没有吗?

不过有个国资委,想必一把手的任免一时半和也难以独立,但摆...

Read more

石油储备制并不能缓解高油价


石油储备制并不能缓解高油价

目前大家都很关心高油价问题,必定汽车等越来越普及。也使大伙把缓解高油价希望寄托于国家石油储备制建设,似乎兴起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油价背景下的美国、日本等石油储备制,就能有效缓解高油价压力。

至于这样的思维是否客观,其实有待商榷。虽然它的逻辑很简单,油价低的时候,储备石油,油价高的时候,使用石油,从而平衡油价。

但也正因此,很容易使油价拨动,甚至进一步背离价值规律。如低油价时,大量储备,将助长油价上升。基于国家储备的大购买量,甚至会使油价迅速上涨,严重背离实际供需。

另外,在高油价时出油,即使能降低油价,但破坏了市场正常供给,众多石油商可能面临严重亏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