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注目礼是万万不可能的(上)


《天下事——中华文明的经济学证明》第二章《礼》

本章论证人的私心所在是别人的承认——注目

第二章  礼
        钱途渺茫
         注目礼是天
        “我”为什么是社会人
        “归来去兮辞”
         没有注目礼是万万不可能的


没有注目礼是万万不可能的(上)

[内容提要]若别人的确比“我”更出色,那“我”就油然而生嫉妒。如果嫉妒也不能救“我”一把,那“我”就学老狐狸,骂葡萄是酸的,甚至于也“阿Q”一下:“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没办法呀,“我”怎么就不引人注目呢?

 

当今时代,最牛的社会科学是什么呢?如果不是“桃花源”中人的话,就一定会清楚地知道:经济学是当今最牛的社会科学,哲学虽然是社会科学之首,但在当今可是虎落平阳,熊极了;用笔者这里的术语讲,最没注目礼了。稍有名气的经济学家不是作政府政策顾问就是作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现象就充分反映出经济学的牛气,“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也充分反映出经济学的牛气。

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简单地说,就是指经济学侵入社会科学其他领域的现象。在利益化和计量化的武装下,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确是攻城略地,不但政治学和社会学被侵占,历史也被侵入,甚至生物学也被侵入。美国耶鲁大学一位叫吉雷特·弗迈吉的古生物学家就用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来观察和研究生物圈的稳定及进化问题。30甚至有人说,达尔文当年提出进化论也是受了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思想启发。

经济学具有一定的广谱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完全合理的。所谓经济,在中华语文中即经邦济世,原本就是大学问。在西方,经济学也有着非同寻常的背景,它起源于深究人的本性以及人和人的关系的本质的伦理学。《国富论》是众所周知的,它是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最有名的著作,专门研究怎么样才能够富国富民,本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可很少有人知道《国富论》只是经济学之父另一部著作的思想的延续和发挥,不客气地说,《国富论》只是这部著作的零头,这部不怎么有名的著作叫《道德情操论》——一部典型的伦理学著作,“人性自利”这一思想即出自于此书。

比伦理学更基本的可能要算心理学,就深究人性而言,心理学可能比伦理学要更专业。心理学懂得注目礼吗?当然!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的本性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尼采是一位哲学家,以“超人”论闻名,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尼采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哲学家,而自认为是一位心理学家,而且是“一位无可匹敌的心理学家” 31,他甚至狂妄地宣称:在我之前,根本没有心理学。在尼采看来,他嗅到了人心灵最深处、最隐蔽和最根本的“内脏”,这就是“权力意志”,他庄严宣告:“这个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岂有他哉!” 32那什么是权力意志呢?一言以蔽之,权力意志就是“我”对注目礼的绝对欲望。

权力意志的确是人心灵最深处、最隐蔽和最根本的“内脏”,看一看下面这位小孩:

满街都是新鞋
我是多么寒伧
缠着妈妈一路哭闹
直到突然看到
一位失去了腿的人

孩童天真无邪,可怎么就这“坏”呢,竟然以别人的灾为幸、祸为乐?这正反映着人的本性或者说人心灵深处的真实,心理学称之为“嫉妒”。所谓嫉妒,简单地说,就是别人有注目礼而“我”没注目礼,甚至“我”还不得不向别人注目致礼,于是嫉妒之情就油然而生。或许正因为这样,嫉妒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爱和恨之外的“人类第三大情感”。

其实,嫉妒应该算人类第一大情感,因为“我”步入社会不是图别的任何东西,就是为别人的注目礼,可现在“我”却不得不向别人注目致礼,那“我”当然首先就得嫉妒别人,然后再决定是爱,还是恨。有一首这样的诗:

一棵树看着一棵树
恨不能自己变成刀斧
一根草看着一根草
甚至盼望着野火延烧33

显而易见,这里的恨是在嫉妒之后发生的。争辩嫉妒是人类的第三大情感还是第一大情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嫉妒是“我”心灵深处的真实东西,而且坚强不屈。就像邵先生的诗所描写的那样,“我”了不起,怎么别人比“我”更了不起或差不多呢?岂不是“我”没什么大不了!直叫“我”坐立不安,呼唤刀斧或野火实在是“予不得已”。“既生瑜,何生亮”——谁叫别人比“我”更出色呢?“我”是绝对禁不住自己的注目礼欲望被别人压抑的。

权力意志坚强不屈,谁如果在注目礼问题上跟“我”过不去,那“我”就跟谁过不去。战国时,庞涓与孙膑同为鬼谷子弟子,后共事魏惠王,庞涓看到孙膑在兵道上比自己技高一等,更得魏惠王之注目礼,遂想方设法陷害这位老同学,直到孙膑最后不得不装疯扮傻,庞涓认为对自己已不构成注目礼威胁。秦朝时,李斯诬陷乃至最后废除韩非也完全是出自同样的原因:李斯看到韩非在国政上更高一等,严重构成对自己的注目礼威胁,于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岂只是庞涓和李斯,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不计其数的阴谋诡计,表面上的原因可能九之九,实质上的原因或许就一之一,这就是别人比“我”更出色——“我”没有大拇指而别人有注目礼。且说一桩小事吧,2002年9月13日,江苏南京市汤山镇的“正武”面食店发生特大食物中毒事件,300多人中毒,42人死亡,轰动全国。案犯陈正平不久就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的起因是他把剧毒鼠药“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的食品原料内。陈正平为什么投毒呢?非常简单,就是别人比“我”更出色,他交待说,看到“与自家竞争的‘正武’面食店生意兴隆,怀恨在心,遂进行投毒犯罪”。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