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荒唐的解释,并没有超出公众先前推测,反倒进一步佐证了这一事件背后权力对民意的蔑视与嚣张。
不是拆迁户却享受价格优惠,任凭罩上再隐蔽的外衣,也无法摆脱权力自肥的嫌疑。
据媒体披露,温州这种低于市场价的安置房并非公开发售。接受采访者要么表示根本就不知情,要么历经层层审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购房权。而且,安置房最小面积为70多平方米,最大则达288.67平方米,且小户型数量非常少。按照8000元/平方米价格测算,一套房均价高达上百万元,这对只靠薪水过日子的公职人员而言,其压力自不待言。退一步讲,纵使个别人有咬紧牙关东挪西凑的超常本领,可那么多人同时购买,就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些人家庭实力的雄厚了。至于这种实力到底有多雄厚,在财产申报制度尚未推行之前,我们显然不得而知。
推行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是个老掉牙的话题。这一制度之所以久久难以付诸实施,最大阻力来自于被监督者。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97%的官员对财产申报持反对意见。而某位官员更是语出惊人:“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