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将学历与能力划等号


岂能将学历与能力划等号

刘纯银

近日,重庆市人保局对全市35岁以下未取得国民教育大专学历的基层干部学历教育问题进行了调研,并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招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811日《重庆晨报》)

重庆市加强对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无可厚非。为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培训效果,对基层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的学习形式、专业设置、学员报名、部门审批、考试入学等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和严格规定,也值得肯定。但笔者对其作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到20121231日截止,没有取得国民教育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读人员除外),将视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予以辞退(聘)处理”的规定不敢苟同。

应该承认,学历确是能在一定程度地反映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也为其今后为社会创造财富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奠定一定基础,但如果简单在学历与能力之间划等号,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对的。正如有网友评论所说:如果简单地将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学历,作为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的依据,学历不达标的人员,一律暂缓升职、职称评聘,必然会使那些学历不高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人员失去工作信心和工作动力,而且还可能导致部分干部不择手段地捞取文凭。现实生活当中,尽管确有许多要求上进的干部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历层次,但是也有少数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不正当地为自己捞取高文凭。这不仅损害了干部形象,也引发群众的不满。

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仅有中专学历却能被委以重任,这表明中央不是唯“文凭”是论,而是唯能力是举。况且学历的高低只能反映出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而在同一层次学历的人群中,也同样存在着学问的差异。因此,期待各地,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选拔标准都应该向中央学习,向唯能力是举、不唯文凭至上看齐。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一个人是不是“才”,成没成“才”,不是看他(她)拿到了多高级多名牌的学历,而是看他(她)为这个社会做过什么,创造过什么,付出过什么,单纯拿学历还只是对社会的一种索取。一个人即使拥有再高的学历,若是经不过“能”与“做”这两个标准的考验,他(她)的学历就只是“一纸空文”,他(她)就不是人才。也唯有如此,实干作风才能在官场蔚然成风,文凭腐败现象才可能销声匿迹。

新闻链接:

http://cqcbepaper.cqnews.net/cqcb/html/2009-08/11/content_959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