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支不高PK公务接待压垮平遥
刘纯银
今天(17日)笔者读到两条新闻,一条是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政府本身的开支水平与全世界很多国家比较,并不太高。”另一条是《成都商报》报道说:公务接待“压垮”山西平遥。
高强说中国政府开支不高的理由:一是我国行政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其他国家要低,二是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与很多国家相比也比较低。大家之所以感觉政府开支很高,是因为现在不少行政机关既有机关运转所需的行政支出,也管理着一些事业发展的项目支出,执行中有些部门存在行政性开支挤占事业费的情况。而山西平遥县自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后,繁冗的公务旅游接待就开始令平遥县不堪重负。据报道:最多的时候,该县一年“公务接待”近10万人次,仅门票一项就少收入1200多万。而近10万人次公务接待的吃、住及礼品开销,更是不好统计的“天文数字”。与此同时,平遥因缺乏保护资金导致城墙坍塌。而为古城开发所需的新城开发及古城搬迁,至少还存在20多亿元的资金缺口。难怪平遥县古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平遥古城收入不抵开支,纯属赔钱赚吆喝”。无疑平遥古城收入不抵开支的事实是对高强“政府开支不高”的有力回击。
我国政府开支到底高不高呢?这可以从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提供的一组数据看出:从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增长87倍,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4.71%上升到19.03%,且近年来还在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另外,从经济视角考察,即通过公务员与GDP的比例指标来看,我国是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公务员数量相对国民经济发展而言确实较多。以致今天,一方面由于许多地方的财政供养人口过于庞大,“官民之比”居高不下,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甚至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文山会海、“餐桌腐败”、“车轮腐败”、公款旅游等公务开支,在大规模地侵吞有限的财政资金。更让担忧的是,当前不少地方大吃大喝也变成了“潜规则”。如争项目、要资金,必须宴请实权人物才能“酒”到渠成;迎接检查,“酒杯一端,政策放宽”。这些事实和数据再一次说明政府开支高不高不是你高强等少数人说了算,百姓心中自有定论。所以社会上要求治理公务接待腐败的呼声不绝于耳,更有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议案中,建议设立“挥霍浪费罪”。
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的高强应该知道:按国际通行的做法,公务接待消费必须公开接受媒体、公众的监督。中央在“进一步规范和改革公务接待制度”中也明确要求公开透明,可《瞭望》新闻周刊前不久的调查却显示,公务接待在各地仍属“国家机密” (5月4日《瞭望》新闻周刊)。总之,无论是从公务接待仍属“国家机密”到高强主任的“政府开支不高”,还是“应酬是我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时一天甚至要接待三四批来客,以至吃饭犹如赶场子”到“公务接待压垮平遥”等大量事实中,再一次昭示着改革公务接待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