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推演,错综复杂
八卦推演是《易》学精髓,从根本上说,来自演卦结果的义理才是真正有根据有价值的。
义理派多不经过数理推演而发表议论,就是空泛议论,不足为信。这也是传统《易》学重视象数的原因。
我们后世许多语言直接来自《易》学,错综复杂就是其中之一。
1.错:阴阳全变是为错
错卦:就是所有的阳爻全变为阴爻,所有的阴爻全变为阳爻。错是阴阳爻错,就是把一个卦全部爻阴变阳,阳变阴。两卦相同位置爻阴阳相反,就是互为错卦。错卦就是立场相同,目标一致,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见也就不同。
2.综:整个卦倒乃为综
综卦:综就是把整个卦倒过来,全部的六十四卦,除了八个卦以外,56卦也就是28对卦可以互综相对。综就是万事万物因为立场不同,观点就会完全不同。
3.复:上下颠倒正是复
复卦:复就是上下或外内两卦相反。二人根本利益虽然一致,但位置不同,观点也会有很大差异。
4. 杂:上交下互就是杂
杂卦:就是交互卦。第五爻下连到第三爻,上面交至下面来为交;第二爻上连到第四爻,从下面连到上面去为互。就是每卦的纵深内在,发生了交互的变化,又产生了新卦。看卦只看正面不行,还要倒着看,反面看,从内部看。
易经六十四卦,各有交互关系,除乾、坤两卦交互为自身,既济、末济交互为彼此外,其余六十卦皆与他卦相互为交互。一卦交互两次后,又回归乾 坤、既济、未济四卦之象。出现这种回归现象的原因,我们仔细观察卦象会发现,一个六爻卦中间的三、四爻实力操变化之关键。一个六爻卦交互两次为什么卦,完全要看原卦三、四两爻的阴阳而定。三、四爻匀为阳,则交互的为乾;匀为阴,则交互为坤;分别为一阳一阴,则其交互卦不是既济卦,就是未济卦。由此可断定: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是六十四卦产生之根本。因此三、四两爻有“心易”之说。 心变则象变, 象随心变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