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红星·美凯龙的例子。红星·美凯龙老板叫车建新,他想开超市不知道该怎么开。后来他发现有一个叫“麦德龙”的公司做得很好,他就跟着人家学。人家叫麦,他就叫美;人家叫德,他就叫凯;人家叫龙,他也叫龙。人家叫麦德龙,他叫美凯龙。后来,他发现这样模仿太严重了,他就在前面加了两个字,叫红星·美凯龙。
那他怎么经营呢?麦德龙在哪儿开店,红星·美凯龙就在人家对面开一个店。麦德龙开一个店花500万美元去做调研,红星·美凯龙是一分钱不花直接开在对面。所以到最后红星·美凯龙把麦德龙挤兑得够呛。到最后麦德龙在中国开不起店了,没了老师,车建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开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中国人做事一定要找一个人去学。我们理解的创新大部分是学习型创新,就是原来人家这样,咱们照着做,所以中国的管理创新说白了就是按照西方人的方法来模仿。现在中国人在生产制造领域慢慢做成世界第一了,没有学习的对象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所以中国人面对新事物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
中国人做企业很多问题都没弄明白,比如问为什么做这个企业,不知道,或者随大流;你这个企业是怎么做大的,稀里糊涂。很多企业做不动了,原因就是有些东西管理者没思考清楚,有些东西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没有战略规划,也没有应急措施。这就涉及企业该怎么发展的问题。
研究企业一定要研究生产。任何一个企业早期一定是从产品开始的。中国过去处在一个紧缺的时代,因此谁能把一个东西造出来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人喜欢用结果来判断一件事的对错。比如说“不见棺材不落泪”,这就是用结果来判断。比如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也是用结果来判断。比如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都是用结果来判断。所以你要想说服中国人就要拿个结果出来。咱们为什么喜欢用结果判断?因为咱们没有判断力。基于这一点,我发现中国人特别好骗,因为你只要造一个结果,他就相信你了。
我有一个朋友前一段时间到北京来谈生意。他一下飞机,就发现有人专门在门口迎接。迎接他的座驾是国务院牌号的车。然后他们一出机场,就是警车开道。到了宾馆以后,鲜花烂漫,金碧辉煌。住下了,吃饭的时候是鼓乐齐鸣。他感受到这些以后,他就觉得对方是个厉害角色。谈判的过程中他就放松了警惕。因为他觉得对方很有实力,他也不能显得太小家子气。结果是什么?结果是他被对方骗了几百万。
这就是用结果判断事物带来的坏处。当然,用结果来判断事物也不完全都是错误的,但凡事有度,过分倚重结果肯定会出问题。
西方人喜欢用数据去做判断,喜欢用工具去做判断。比如说他们喜欢用温度计,他喜欢用台秤,喜欢用量杯。管理学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数据化,为什么?你用体温计一测37摄氏度,这是没法造假的。咱们没有发展数据文化,我们的文化叫感觉文化。我们重视感觉,所以我们这种文化发育和人的本能相关。比如中医,它很多是靠人的感觉,所以它喜欢用结果来证明。治好了,说明效果好,但是它没有统计的概念,它没有统计是治了100个病人,是99个好了,还是80个好了,没有统计的验证。难怪西方人觉得中医是骗人的,当然这是文化差异的结果。
大师算命算得准也非常简单,怎么算呢?张家的媳妇怀孕了,问他生男生女,他说生男。李家的媳妇怀孕了,问他生男生女,他还说生男。因为不是生男就是生女,只说生男肯定有一半是算对的。而算命先生就只挣这算对的一半人的钱就够了,算准的给他宣传,没算准的憋在心里,终归是算命先生胜了。
同样,比如算命先生见了小李以后,说小李你最近要发财。有可能说得不对,但没关系,因为一个人要么发财,要么破财,不发财也不破财的人会觉得时机还没到。遇到了小张,他也这么说,肯定有一个说对的。算命的有个原则,就是只挣一半人的钱。所以,即便他说错了大不了这个人的钱不挣了,也没关系。所以算命的人到最后他会越算越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不准的就离开他了,凡是在他身边的都很准。所以算命的人说话一定要开口无踌躇,就是敢于下断言。
中国文化为什么要结合西方的科学实验,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数据,我们要用数据来为自己证明。我想说,中国过去的医学都是从死人堆里总结出来的,反复试验,靠归纳总结。西医的思考方法是单一的,线性的,因此准确性比较高。但是有些东西科学分析完了它可能还会变,就像酒一样,你放一天、放两天它成分都不一样。而且这个东西喝到嘴里去,和唾液一结合,和肚子里的细菌一结合,它又会变,所以有很多东西你用科学没法解释,或者至少你很难去解释完整。
还有,中国人判断一个事情对错的方法,就是用时间。中国人不知道一件事怎么办的时候非常简单,他说等等看或者慢慢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叫用时间去解决问题。
中国人讲究“传承”。传承是你的责任,中国人的仇是往下传的,中国人的恩也是往下传的。一个父亲临死之前会叮嘱儿子:“你一定要替我报仇。”儿子听了以后,他宁可不要命也要去报仇。很多武侠片就是这么来的。西方人不一样,他们彼此之间有了恩怨,会通过两个人决斗的方式解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问题应该自己解决,不要留给下一代。
在中国的这种传承模式下,一个人受了大的冤屈以后,最后一定会迎来大的报答。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你到了低谷肯定会反弹。大家不要以为别人都帮你是好事,大家都帮你,对你来说你就是在消耗祖上的恩德,帮你是要还的。怎么办?最好别人多埋怨你一次,别人多委屈你一次,你要想成大事就要盛得下怨恨,容得下挫折。你给别人付出也好,别人埋怨你也好,其实你是在为子孙积累恩德。这不是商业模式,这是人际模式。你读懂了这个人际模式我们再来看它跟经营企业的关系。
文 / 李江涛教授,著名管理专家
著名管理专家李江涛教授应用复杂系统理论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专注于企业的全方位改造计划、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股权设计,融资规划、企业全方位管理体系构建,企业大数据体系构建,电话:1381113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