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在环境中的学习


不可忽视在环境中的学习
喻建国
人其实每天都在学习,学习有几个方面,一是环境对自己的教育,人在环境中不得不学习,而且会很自然地投入环境给予的学习素材,通过自然接受和自然学习,获得了长进。二是专业的学习,个体通过专业的教育存在对自己施加教育,让自己获得专业方面的认识和提高。个体对这两方面所提供的学习都应该加以重视,都应该认真地接受,人就在这样的接受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增长了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变得更有风采更有智慧更有能力。
有很多人对于环境对自己的教育影响不甚了然,他们经常会忽视环境对自己的教育,甚至根本不了解环境对自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能够认识环境对自己的教育作用以后,自己就会认真选择环境,对于未曾认识环境对自己有重要教育作用的人,他们当然不会去选择环境,他们落在什么环境中就在什么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不自觉地接受该环境对自己进行自然的不露声色的教育,并且在自己的身上种下无数谐适因子。要是自己自然地投入的环境是属于充满真善美新的那当然是福自天上掉下,好极了,可要是自己投入的环境是布满假恶丑旧的,那可就是大不幸,让自身在没有什么感觉的情况下被种下无数假恶丑旧的谐适因子,糟蹋了自己,损害了自己。
谐适因子是属于个体的一种精神因素和生命因素的综合因素,它由个体所接触的时空种植于个体的生命体中。也就是说,人在环境中就会受到该环境中的时空对其种植的谐适因子。谐适因子对个体来说具有很强的趋向指引力,又同时具有很强的享受感知力。谐适因子会指引个体朝谐适因子指定的方向奋勇前行,克服一切阻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谐适因子又会带动个体对享受的指向和对享受的感知,个体会乐于在充满属于自己谐适因子的时空中体会生活的乐趣,美美的,无尽的。
时空中经常存在着善性谐适因子和恶性谐适因子。时空中如果充满善性谐适因子,这个时空也即这个环境对人是好的;时空中如果充满恶性谐适因子,这个时空也即这个环境对人是坏的。个体如果想要使自身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应该保证让自己多多接触善性谐适因子,古语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生动地告诉了人们多接触善性谐适因子,就能使人趋善从善,养成趋善从善的习惯;如果多接触恶性谐适因子,就能使人趋恶从恶,养成趋恶从恶的习惯。
荀子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多么厉害。人取得成功的要素很多,一般分为天时、地利、人和,要其内涵,除了自身的能力优势外,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们当十分重视在环境中的学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