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太貪


         亞聖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孟子的意思是說,伯夷是聖人之中的聖人,最為清高;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聖人;柳下惠是聖人中最為隨和的聖人;而孔子則是“聖之時者”,聖人中最識時務的聖人。孔子還集上述聖人的全部優點,“之謂集大成”。孔子金聲、玉振,總是能夠做到有起有伏,有始有終,有條有理,充分展示了智慧、技巧、力量。百步穿楊,百發百中,憑藉的不僅是力,而且還有技巧、智慧、判斷力。孔子的思想體系,既是對人類文明既往思想成就集大成式的總結和概括,也是不以直接功利主義為目的的思維創造活動。

我們說,孔子的學問不具有直接功利性目的,並不代表說孔子的學說沒有功利性,而是說孔子一生奮鬥都沒有把一己私利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而是想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達到治國平天下的至大目的。他的一生面對無數的挫折和失敗,歎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也是雄心勃勃的。

歷史就這麼奇怪,如果有人用了他,如果孔子“有成”了,那他就不再是孔子,中華民族也就沒有了這樣一位“至聖先師文宣王”了。

孔子最後成於他的格局,成就了他的萬世不朽的英明,與金錢幾無關系。

人不能太貪,不能什麼都想得到。

202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