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说:“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汲,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史记·孔子世家》)又说:“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荀卿列传》)按子思在汉代以前的地位并不突出,因《中庸》在六朝隋唐时,渐渐受到注意,宋代“四书”结集,《中庸》的地位大大提高,子思的地位也变得重要起来。同时,子思地位的提高与孟子升格的运动也密切相关,孟子为子思再传门人,《孟子》书中论诚与天道的思想与《中庸》完全一致,更使得宋代思想家重视子思作为孟子思想来源的意义。如朱子在《中庸章句序》里明确把颜、曾、思、孟作为孔子之后道统相传的线索。此外,《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把子思…
作者文章归档:陈来

我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我的博士论文是1985年夏天通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在前一年,1984年的冬天,我还正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一次陪张岱年先生到香山开魏晋玄学的会,碰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哲学编辑室的黄德志女士(后来我们一直习惯称她为老黄)。她对我说,“张先生推荐你的博士论文到我们社里出!”原来,我的博士班同学刘笑敢这时已经联系了出版社,认识了老黄,并且得到了老黄的承诺,论文毕业后争取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于是老黄就在这个会上跟张先生说起此事,请张先生应允到时为之写序,张先生便说,“还有陈来的论文,他也是明年毕业”。由于张先生把我的正在写作中的博士论文也推荐给老黄,所以老黄就找到我说起此事,也承诺将来在社科出…
我看北大的教育理念
我看北大的教育理念
陈 来
在去年(2007)的学校评估活动中,我有机会接触到几份学校近年起草的相关材料,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促进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以下所说的,便是这些片段的思考。
首先,在北大精神、传统的问题上我们有了一些新的提法,而且这些提法在我看来是…
犹记潇湘细雨时
犹记潇湘细雨时
――我的大学时代
陈 来
一、
“大漠三千里,黄水五百廻”,这是我当年下乡在内蒙古巴盟河套以西的乌兰布和沙漠中所作的一首词的开首两句。青年时代,意气风发,1969年春天,我离开母校北京三十五中学,抱着“屯垦戍边”的理想,与本校的一些朋友相约一起奔赴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布和沙漠,参加刚刚组建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兵团1969年1月组建,我们成为内蒙兵团的第一批兵团战士,习称“北京第一批”。我所在的一师四团,北临阴山脚下,南延伸进入乌兰布和沙漠,横跨杭锦后旗和磴口县两地。我所在的连队位于全团的最南端,向南30华里是三团,东距河套…
周敦颐哲学思想研究序
二程是宋代道学的创立者,但程氏之学在北宋元祐以后受到学禁的持续压制,官方所支持的是新学。宋室南渡以后,程氏之学受到的压力曾短期松弛,甚至在绍兴初年一度受到主政者的推重,但朝廷之上禁伊川之学的呼声屡屡不断,以致秦桧后来严厉打击道学,道学之禁严峻一时。直到秦桧死、高宗退,道学才迎来孝宗前期的发展机遇。
从绍圣以来,程氏之学虽然多处在被禁的状态,不能公开宣扬,但在民间流传习讲,仍不乏其人,在这个过程中程颐的弟子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历史表明,一种被禁的学术思想却反而会吸引那些追求学术自由思考的人,南宋前期道学对士人的影响也是如此。这两个因素是道学在绍兴的三十多年间仍然能成为一支富有吸引力的思想…
“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
陈 来
一个学科的发展,有基础性和前沿性两个不同方面。对于目前国内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我想就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一、学科的自我理解
就概念来说,“中国哲学”作为人类智慧的一个部分,在内容上可以包括整个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孔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哲学,朱熹的哲学也属于中国哲学。但是作为学科,中国哲学(学科)则是指对于孔子哲学的研究,对于老子哲学的研究,对于朱熹哲学的研究等等,是现代教育与科研建制中的一个领域。就国内来说,目前各大学的中国…
中国哲学史学会年会致辞
各位理事、各位会员:
首先,让我代表本次大会新选任的会长、副会长,对大家给予我们的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哲学史学会即将成立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在历届前任会长、副会长的领导之下,在广大会员学者的支持之下,学会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中国哲学史领域,为巩固学界的团结,发展学术研究,促进学术的交流,做了很多的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效。特别是上届学会领导机构,在方克立、方立天先生的领导之下,抓住新世纪以来全国教育文化发展的有利机遇,与个学科点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工作联系,学会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也为今后的学会工作的的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向两位方先生表达感谢之意。
与国内人文学其他领域一样,…
历史自觉与文化主体
历史自觉和文化主体
——《吹沙集》读后
郭齐勇教授寄给我一套《吹沙集》,并希望我写一点读后感,对此我颇感踟躇。因为,《吹沙集》作者门下有很多学生,他们不仅与作者相知很深,而且对《吹沙集》也都有深入的研究。比起他们来说,对此书表示一些看法,我应当是没有什么资格的。那么,我又为什么同意写这篇“书评”呢?这是因为,在我看来,《吹沙集》的作者是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一位著名前辈学者,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我作为这一领域的中年学者,理应在对前辈学者表示敬意的同时,重新学习他们的学术经验,尤其在方法论的反思方面,以求作进一…
打开经典的门
打开经典的门
——读《朱子一百句》
陈来
朱杰人先生最近把他解读的《朱子一百句》送了一本给我。此书是“经典悦读”系列的一种,拿在手上看,精美轻巧,感觉颇佳。全书分40节,每节引朱子语一至三条不等,所引朱子语录,范围相当广泛,却要而不烦。
照作者朱杰人先生的想法,这本《朱子一百句》的编读,并不是要挑一些好看轻松的话,给今人作文化的消遣。此书的解读,固然要“通俗”而切合读者的阅读,但又要“准确”地体现出朱子其人其学的基本面貌。这就不容易了。换个别的作者,也许会编个以“朱子读书法”为中心的小书,而本书作者则希望此书成为“一本让大众能真正了解朱子的书”。显然,在他看来,长期以来社会大众…
朱熹与江西理学
《朱熹与江西理学》序
一般认为,中国哲学史上有两个最繁荣的时代,一个是先秦哲学的时代,另一个是宋明哲学的时代。宋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哲学思想家出现最多、思想水平最高的时代。所以,研究宋明哲学对了解中国哲学的整体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宋元明时代的理学是儒家哲学,它是先秦时代儒家思想的新的发展,故在英文中,称其为新儒家(Neo-Confucianism)。不过也应指出,理学虽然明确声明自觉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实际上理学思想体系中也扬弃了经学、玄学、佛学及道教的思想。“扬弃”的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很重要,其意义是指既有抛弃,又有吸取。理学能够在宋以后获得这样的的发展,正是因为它站在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