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胜军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上海数字化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4全球议程理事会中国区理事,上海市金融消费纠纷调解中心理事,FT中文网、财新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经济学博士。著有《管理的力量:中国挑战的制度求解》、《鲜花与荆棘:探寻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CHINA CEO: A CASE GUIDE FOR BUSINESS LEADERS IN CHINA》等,并长期为《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经济观察报》、等主流媒体撰写文章。

出租车改革方案:戴着镣铐的跳舞


滴滴快的还没来得及庆祝108日在上海领到的全世界第一张由政府部门颁发的专车牌照,就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1010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指导意见》内容来看,交通运输部或者是对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缺乏正确理解,或者是一味回避矛盾企图维系现状,结果拿出了一份令人感觉来自“旧石器时代”的所谓“改革”方案。

中国出租车行业的痛点

长期以来,出租车成为国人抱怨最为集中的领域之一。出租车司机不满意,抱怨付出多、收入少,根子在高额“份子钱”;乘客不满意,…

Read more

中国国企改革:回溯、亮点与突破


  经过漫长而焦急的等待,中国终于公布了《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国企改革顶层方案“1+N”中的1终于公布。“1”指先出台一个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N”指十几个与之配套的分项改革实施方案。尽管《指导意见》对国企改革涉及的大大小小问题都做了进一步规定,但依然并未能化解国企改革的所有迷津,给人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因此,市场仍不得不将等待N的出台,国企改革注定是考验耐心的慢活。

  其实,中国头号地方国资重镇上海早在2013年12月就公布了沪版国企改革方案,但中央层面的国企改…

Read more

中国国企改革仍在回避痛点


18届3中全会提出60条、336项改革,其中国企改革当属社会关注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尽管18届3中全会甫一闭幕,上海市就率先推出了地方版的国企改革方案,尽管中石化已经开展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试点,但截至目前国企改革依然显得“方向不明决心大”,呈现出不少争论与分歧。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偏离了问题导向,出现了“为混合而混合”的趋势。

 

厘清这些争论,明晰改革方向,是推进国企改革的前提条件。中央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操作过程中的混沌,并在201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

Read more

中国经济通往“新常态”之路


摘要 【中国经济通往新常态之路】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原因做出准确判断,才能预见未来。中国经济很可能和其他经济体转型经验类似,告别高增长后步入5%左右中速增长,而非“Dr Boom林毅夫”所预言的8%。决策者应一方面加快改革红利释放,另一方面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四万亿”刺激效应过后,中国经济增速再度下滑。到2014年底,这种探底过程仍未结束。当前一个社会共识是: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与过去有很大不同,不是短期冲击,而是长期转型,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适应“新常态”。2014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Read more

推动政改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邓小平的改革遗产【1904-1997

 

今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可以说,中国在1949年后的第二个30年是邓小平的时代。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驶过了一个个险滩。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宣示再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步入深水区,“老虎苍蝇一起打”、“政府自我革命”的历史转折点,重温邓小平的改革理念与智慧是极有裨益的。

 

邓小平的治国方略,体现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三个讲话:197812月在中央全会上所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

Read more

“危险的”林毅夫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的自我革命,这是中国摆脱“权贵资本主义”的危险陷阱、迈向“好的市场经济”的一次关键历史抉择。

 

正确的认知是合理行动的前提。然而近期却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基调相反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从世界银行归来后抛出所谓“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林毅夫,并得到复旦大学史正富、张军等人的策应。“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学术争论当然应该鼓励。但在“政府自我革命”步入深水区的今天,这…

Read more

“改革红利”到来前怎么办?


72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指出:“目前财政有大量存量资金,有些闲置已久,必须用起来。一定要把“睡”在账上“打呼”的沉淀资金唤醒,把它们用在刀刃上,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从“不刺激”,到“不搞强刺激”,再到“定向降准”、呼吁各级政府保增长,中国经济依然游走在”to be or not to be”的两难边缘。这种政策上的两难,根源于改革进展的缓慢。新一届领导对中国经济…

Read more

中国经济的出路?


2013年底,中共18届3中全会以大胆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尽管中国领导层展示了改革的决心和意愿,但这并不意味着前景乐观。这部分是由于改革面临以政府官员和国企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强大阻力,部分是由于过去十年积累了巨大风险且错过了改革最佳窗口期。但目前已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且行且珍惜”。

 

中国的经济改革,旨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现有的要素驱动型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导致环境急剧恶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债务风险不断攀升、房地产价格泡沫化,已经变得明显不可持续,北京的雾霾危机是旧的经济发展模式“成本&rdquo…

Read more

银行业被误解了吗?——与杨凯生商榷


最近,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在财新网撰文《中国银行业应该澄清的几大误解》(下称“杨文”)。由于其曾经担任中国最大银行行长的身份、公众对银行高利润的口诛笔伐,加上互联网金融与大银行之间暗战不断,该文引起广泛关注。替银行辩护,不是件容易的工作。所以为了避免挨骂,杨特别声明,“笔者不是简单地为银行作什么辩解,更不是因为有什么人动了银行的“奶酪”。我始终认为对经济金融问题的剖析要更加理性化,对银行问题的讨论要更加专业化”。

 

真理越辩越明。杨文在澄清一些误解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逻辑上的推理缺陷,可能引发新的误解。鉴于…

Read more

法治反腐才能治本


  尽管“大老虎”尚未现身,但中国的“打虎运动”已是高潮迭起,成为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又一牵动全球视线的大事。

  从数量上看,截至2014年4月11日,492天内有285名干部落马,平均每周四人,单日最多通报12人。从质量上看,平均每月一位省部级领导落马,被查处者以厅局级领导居多,近200人,约占三分之二。从发展趋势看,围绕中石油、四川等一系列关联案件的脉络图表明,中央意在突破朱镕基曾经抱怨过的那句话:人民对“刑不上大夫”不满!尽管没有摆脱运动式执法的特征,但这场风暴持续时间之久令人惊讶。从公众参与来看,刘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