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几大城市的地产与房价


【边走边写】         走过看过,漫说几大城市的地产与房价        .霓裳魅影.   2004,地产的黄金年,处处凯旋,遍地笙歌。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今年前8个月商品房 平均价格同比增长13.5%,比今年一季度上涨6.9%;商品住宅平均价格2525元/平方米,同 比增长11.2%,比一季度上涨4.7%。前9个月,房价最高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 杭州、南京。       从深圳说起    我们居住的城市深圳,连续几年呈现上涨态势,从供应量不断走向边区、而价格持续看 好就能判断:今年仍是地产的火热年,而且温度有比去年更高的嫌疑,从中海怡美山庄到万 科城,地产的热点随着关内土地紧俏而走向周边地区,横岗、龙岗、龙华、宝安、东莞,到 处都有热气腾腾的出炉抢手面包。    深圳今年的地产热,从五一期间的怡美热卖春交会,到十一期间的万科城火红秋交会; 这个城市开始把眼光拉长——走出城市固有的城界;    深圳今年的地产热,从去年底的香蜜山广告攻势到今年下半年的中信红树湾铺天盖地的 烧上天的广告(连飞机杂志上都常见);   深圳今年的地产热,比去年还顺溜,项目开一个红一个,,,,究其种种,原因无非是 一种认识的共鸣:关内的土地已经不多了,,,再不买等下去也是更贵了,,,发展商的鼓 动、媒体的煽动、政府的助动、老百姓的跟风行动都是这地产热潮的原动力。    就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成交房价的总数字变化不大,“2004年1~9月,全市住宅平均交 易价格为5897元/平方米,与去年同比上涨5.5%。”但由于关外盘量的加大,已经大大地摊 开了高升的房价,说房价没涨? 才怪!    再看其他城市,恰恰是这两个月走过的城市,地产烽烟一样处处可见,上海的楼价居于 全国之首,成为中国地产的榜样城市;北京的楼市乐观向上,边啃糖葫芦边咀嚼地产概念, 北京消费者和地产人一样有点潇洒;广州经历了连续6年的地产泡沫挤压,广州人已经冷静 和成熟,在今年地产整体回暖的走势下,广州今年的看涨行情就来的特别谨慎;南京楼价已 居全国前五位,房价的快速上涨已经被称为“市民不能承受之轻”;成都,地产开发行情 热,房价却不算太热,成都市民算是有福了;厦门的房价虽有上涨却依旧从容,保持着岛国 的逍遥姿态;而武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个火炉城市同样也开始蔓延起地产的热 浪。       北京,地产概念够你玩多久?    北京人爱侃,北京地产爱玩概念,这已经成为重所周知的事情,玩概念需要才气、需要 诗意、需要幽默的文化底蕴,而北京太具备这些素质了,于是概念一发不可收。    看看人家北京的楼盘案名:“亲爱的VILLA”: 这里有“五栋大楼”,“一幢洋房”, 但我们要住“中国房子”;我们穿过“山水家园”来到“苹果社区”,寻觅“乐府江南”; 我们去“远洋山水”筑“阳光星期八”的“爱巢”;我们去“恋日上层”的“领地”探索 “幸福时光”;我们去“卡尔生活馆”追求“天之骄子”的“境界”;我们去“果岭小镇” 种“万万树”;我们去“罗马嘉园”寻找“巴黎春天”;我们去“南极星”建“世纪城”; 我们去“总部基地”“点击未来”……“CITY ONE”、“CONDO 瞰都”是什么?“ 取舍 1960’S ”又是为什么?你的“钛·度 ”到底是什么?“公园5号”不是公园是楼盘;“非 中心”还真的在城市边缘;有“甲方乙方”就有“世纪·风景”;有“阳光A版”就有“恋 曲70”;有“官苑·8号”就有“西陆·名门”;好一个“万象新天”的景象!    从策划到定位,到销售,玩得概念满天飞。但说到设计和产品,北京倒是不好意思跟广 州、深圳、上海比,甚至连成都都比不过,不过北京房地产的价格却是够挺的,“北京楼好 卖”光这一点就让无数同行竟折腰,销售方面也没有广东的空置率、香港房地产泡沫的压 力。    北京的道路看起来非常不错,车况也不错,但就是经常会塞车,通常是从三环毫不客气 地就塞到了五环,而北京的地产,也毫不停顿地正在向五环外发展,万科的西山庭院和中海 枫涟山庄就都在五环外的西山脚下。而万万树之类的别墅,则更是曲径通幽地向远郊奔去, 顺驰·领海也就是到了大兴县,这个城市在膨胀中塞车、在塞车中膨胀。 北京的地产,却丝毫不塞车! 北京有冯仑,有潘石屹,有刘晓光,不止是玩概念,也是生 产地产理论的工厂,而北京城市的扩张更成为北京地产最大的契机,看看北京的扩展步伐: 现在的城市中心区:包括东、西、崇文和宣武区,这四个区就是原来的老北京城,面积为 87.1平方公里;而现在的北京所辖区县共18个,全部城市面积有16807.8平方公里! 城市的扩张、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力,是地产的发动机;供需两旺,商业 需求增长速度显著,商品房价格稳中有升,是地产的推动器;2003年,北京市人均GDP为 32061元,约合3874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经济发展已经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 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人均创造价值能力和潜在购买能力的增强,是地产行情真正的动力源。       南京,房价你为何涨个不休?    今年1—9月份,南京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4680元。这个数字排在全国的前五位,南京 的房价竟然高过国民收入、经济指数都远远超前的广州!而根据南京市统计局的信息,今年 前9个月,南京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16元,在长三角15个主要城市中仅排名第11 位,居民收入远远低于其房价的领先程度。    南京房价从2002年8月开始突然发力,然后一路上涨,而在今年9月份,终于出现下滑的 趋势。万科在2001年进入南京,首个项目金色家园从4000多卖到8000多,整个河西的房价也 是两年内从3000多飙升到6000,最高已到8000,南京老中心区地段正在发售的一个项目“金 陵王府”更是出现了12300元的均价,房价之高让人咋舌。    既然南京房价拉升过快堪忧,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南京的房价?南京一江两河夹城的独 特地貌使城市的发展空间有限,地域特点成为因素之一;对南京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的认 同,是苏北、安徽等外来投资资金进入南京的原因;购买力超过统计数据也与许多阶层的灰 色收入有关。       厦门,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10月4日是世界人居日,联合国人居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厦门 市是中国今年惟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联合国人居署评价“厦门市让居民在健康 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住房)”。   厦门曾因与台湾岛遥相对而闻名,作为一个山水环抱的海滨城市,厦门的天然资源相对优 越,而厦门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使自身的城市发展走上了一条稳定繁荣的道路。 过去几年,厦门市不仅获得“中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等一系列称号,无愧于最适合居住的“人居天下”。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3年来,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城区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 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环境竞争力名列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巨变,GDP年 均递增18.4%,长期平均增长率高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人口只有100多万,人口的相对稀 少和稳定性成为其城市素质、居住生活状况提高的一个良好前提。    据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8月房价继续在高位震荡。其中 一手住宅每平方米均价为4301元。据当地的人士介绍,厦门的房价相对较高的区域是城中内 湖一带和临海的别墅区,高档的片区均价在8000左右。 而厦门正在准备出台“岛内将不再批建小户型商品房”的规定,如果照此执行,今后厦门岛 内新报批的商品房每户建筑面积就要大于150平方米,这也意味着今后厦门岛内商品房开发 的门槛会提高,岛内房产将走向高端化。       武汉,地产的温度也开始热    上一周,因私赶往武汉,忽然发觉这个并不陌生的城市地产开始蠢蠢欲动,从武汉机场 一出来,密集的小灯箱广告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而地产占了大多数。忽然感觉 到:武汉的地产也已经不热也热了。    一直不把武汉的地产看在眼里,虽然偌大的城市、长江浩浩而过。深圳地产商北伐的队 伍颇大,但对武汉感兴趣的却不多,虽然也有万科的“城花”,但武汉地产的不温不火却依 然如故。看一下武汉的房地产指数,今年三季度的住宅均价为2713.25/平方米,比二季度 略微上涨,涨幅为3.0%。为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地产一热再热,而武汉这个火炉竟如此冷 漠?    在《房地产纵横》的王一主编准备组织“武汉地产考察团”的同时,个人分析:武汉城 市的经济基础、市民的消费个性、城市整体发展的空间使地产赶上这班“快车”的条件尚不 具备。但在目前东北、西北地产都已经热起来的同时,武汉的地产怎能继续沉寂?       成都,地产和生活一样享受    成都,是一个幸福的休闲城市,吃喝玩乐,成都人总是很容易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闲 散下来。这是一个吃的天堂,是一个休闲的天堂,而地产,在成都又为市民提供了另一个住 的天堂。   今年年初,成都的商品房均价仅为2389元/平方米,虽然涨幅同比已超过8%,但在全国 的比价中依旧乐得不靠前。而在房价不高同时,成都的商品房市场精彩纷呈,不缺精品、不 缺上品,中海、万科、万达、华润置地等等纷纷登陆,为成都市民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清华 坊、中海名城、置信丽都等等,比起高价的南京,成都的住房品质完全在其上,而房价却远 远居其后,成都市民真是有福。       后记:地产泡沫论来了,地产泡沫阻击论也来了,加息也来了    地产泡沫论与地产泡沫阻击论,无非想说明的就是:中国现在的房价高不高?市民(注 意,是市民)的承受状况如何?    在商品房火热的温州,有买不起房子的老温州;在地产滚烫的深圳,有为买房发愁的新 深圳人。    泡沫,一定是有的,只是受众的实际需要、承受能力、追捧心理、投资动力的下接能力 而已,没有泡沫的经济,才是不正常的,地产亦然,只是,泡沫横流的,就不是河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