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房地产商要被淘汰
文/郑友林
跟时下争论不休的加息论不同,我认为,加息是次要的,紧缩才是第一位的。紧缩银根并不等于一定要加息。中国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政策,就是在实施严厉的紧缩政策。而且,这个动作是在美国加息之前。所以,在紧缩问题上,根本就不存在中国追随美国的说法,有这种认识的人,把紧缩手段看得太片面了。
笔者不是为了谈紧缩,我要说的是这次紧缩的对象:房地产行业。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逆市而为的房地产商,如果熬不过这一轮紧缩的打击,会死得很惨。房地产行业躲不过经济周期。
房地产大鳄自以为自己很大很了不起,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市场经济,不怕你大。美国的安然公司小吗?英国的巴林银行比你更小吗?不都是死了吗?
死在紧缩过程中的房地产商比例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你猜会有多高?至少90%,一点也不骗你。死在滩头上的房地产商,你觉得是哪些?我看除了中小房地产开发商之外,还包括那些自以为规模很大,但又不懂得经济周期威力的有实力的所谓大房地产开发商。前者的死因是实力不及,而后者的死因是逆市而为。它们被周期碾死的原因大同小异。应该说都是在紧缩过程中,资金链条断裂是最根本的原因。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这次全球性的银根紧缩,最直接目标就是打击房地产行业的泡沫。
紧缩最早从澳大利亚中央银行加息开始,然后是中国人民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然后是英格兰银行加息,然后是美国加息。紧接着,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欧元将会跟随加息,日本也会在某个时间跟随加息。中国加息是迟早的事情。
可是,现在,国内一些房地产开发商还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国内决不会加息。特别是不会提高消费信贷利率,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一点上。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中国加息是肯定的,无非是时机选择的问题罢了。房地产商的侥幸心理,也反映了这个行业的岌岌可危。我并不是要说:“万一央行加息,他们都就完蛋了。”
决不是这个意思。但是,90%的淘汰率,是我们可以在未来三四年里看到的。
请大家回头看一下互联网这个行业,当年热热闹闹的互联网,还有几家活着?恐怕还不止90%的淘汰率。笔者比较熟悉的期货行业,当年地上和地下的期货经纪公司有接近4000家,最保守的估计也有3500家,现在还有多少家?200家。而且,活得好好的期货经纪公司还不足100家。还有,国内期货交易所,在最疯狂的时候,国内曾经有35家交易所。现在有几家?三家。淘汰率是多少?90%以上。
有人说,房地产行业跟互联网和期货行业不能相提并论,房地产是房地产,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
没错。它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但是,它再怎么特殊,也逃不过经济周期的惩罚。所以,90%的房地产商是注定要被淘汰掉的,做10%的不死鸟才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追求目标。然后,才是追求发展扩张。
但是,最关键的是要在这一轮紧缩之中好好地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