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往事不如烟——艺术与生活
戴欣明
[中国轻松管理思想的缔造者:戴欣明——系列作品]
上篇(可以在网上查询):《大学往事不如烟——舞出你的理想》摘要:
……
如今,那位美丽的女同学和他心爱的人快乐地生活在北京,就是哪天晚上,她们相识了。带着含蓄,怀着激情,揣着梦想……。现在,梦想正与她们飞扬……
—————————————————
续:《大学往事不如烟——艺术与生活》
戴欣明
“艺术可以让人充满内涵,让男同学睿智,让女同学美丽。”有时还会补上一句:“将来会更容易找到另一半。”
记得我在大学时,我和另一个同学共同负责学校艺术团工作。这是恢复高考后大学生的第一个业余艺术团。为了让学校艺术团能办的更好,这句话是我发展团员以及凝聚团员的冠冕堂皇的口号(现在可以称为企业文化)。
那位美丽的女同学就是阿娟,80年代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校花。长的很像好莱邬著名女演员——摹尔。曾几何时,我在观看“摹尔”演的《人鬼情未了》想起她时,未免带有几分思念。
一日,我翻出上个世纪在大学和她合影的老相片(彩色的)。“哇塞……,如果现在相片中的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会犯错误的!”我发着手机短信。
“那时你都没有犯错误,现在更不会了,哈哈……。”很快,阿娟的短信飞了过来。
阿娟是那种似乎天生就会跳舞之人。和她跳舞之时,有种焕然一体的感觉,尤其是跳“华尔兹”时。她1米66的身高恰到好处,窈窕身材被展现得一览无余。她那纤细秀美的左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不轻也不重,但也不会因身体的转动而移开,似乎有什么粘在一起一样。有时。因为东北房间的天太热,她跳着跳着也会香汗淋漓,犹如出水芙蓉,不知吸引了多少眼球。
在校艺术团时,我们是舞蹈队的成员。八人组成一个团队,四男、四女。我专门请吉林省歌舞团的著名专业演员了教我们跳舞,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她精心编排过。现在想起来还是有特色的,只可惜没有留下录像。在表演时,学校有专业人士照相片。但是没有到我的手上,也不知道还在不在。我知道哪天我出大名时自然就有人翻出来。我和阿娟搭档。在台上时,她会提醒我。这让我们的步伐更加整齐。
有段时间大家都相互失去了联系。几年前,偶然在深圳遇到她的同学冯艳玲。至此我再同阿娟通上电话。她的声音似乎没有变化,还是那样楚楚动听。
我们虽然天各一方,回忆加上一些小的片段,更让我想见见她。
记得在大学时,因为她是中文系的,所以对文字的发音比较敏感。东北人本来就平、卷舌分不清楚,我在当时更不例外。在那时,能把平、卷舌分清楚是种时尚。
“人挪活;树挪死。”这是我在大学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次阿娟听到我讲这句话时都会纠正我一下。
“不是死(shi),是死(si)。”她说。
她让我加快赶上时尚的步伐。时尚也让我的管理赋有特色。
有一次,在上海,我无意中见到她的一个学生。“哇,她讲的美术史可好了!”
有时激情也需要缘分。有一天,曾经至深爱慕她的一位男同学,半夜从大洋彼岸打来的电话给我,着实让我下了一跳。“我听说阿娟出车祸了,不行了!” 这位男同学是我的同系男同学。其实他们也认识,他因为爱,爱得不敢打电话。我赶紧打了个长途电话给阿娟。还好,她什么事也没有。那个出车祸的人和阿鹃同名同姓,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2005年4月末,北京,春暖花开之时。阔别18年,我们在酒吧又见面了。照例还是她买单。她比我大一点点,总有种大姐姐的感觉。而让我惊讶的是,她居然没有太大变化,体重还是上大学时的重量。真不可思议!
“平时有何保养秘诀?”我问她。
“平时经常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还有我特别喜欢我现在的工作。研究、讲授美术史是我的爱好,还有人发钱给我!”她会心的微笑着说。
这似乎证实了我在大学时那“冠冕堂皇”的话:“艺术让女同学美丽。”
现在,她美的是那样有光泽,还充满了内涵……。仔细看时,她有种达芬奇那张名画中的蒙娜丽莎之美!
愿美丽与她同在!
戴欣明作于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