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产品两类别、社会生产两体系的分析方法


社会产品两类别、社会生产两体系的分析方法

——对我国改革发展的反思之一

 

薛克俭

 

目前,对我国发展和改革的研究非常活跃,看法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怎样汲取这些研究和看法中的精华,评估和解释前一段的改革,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指示方向,提供能量,节约成本,降低风险,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应该回答的问题。为此,20051014日,迟福林教授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改革攻坚突破性进展的五点建议》(原载《中国改革论坛网》)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社会产品两类别”对应“社会生产两体系”的分析方法。

他认为,“目前,我国不仅面临着经济不发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突出矛盾,更面临着全社会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突出矛盾。十一五的各项改革,要以解决两个突出矛盾为基本出发点,由此确立改革的两大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在推进改革方面有双重角色:一是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为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着力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由此看来,适应我国改革攻坚的需要,政府转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市场作用,提高经济效率;二是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服务的主体,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服务既包括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性公共服务,也包括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性公共服务和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度性公共服务。通过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可以有效地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需求。”

在这里,迟福林教授有两个重要贡献。按照现代经济理论,社会产品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区别,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同时发挥作用的经济。迟的贡献之一是在分析问题时,把公共产品从社会总产品中分离出来,提出社会总产品供需(经济不发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公共产品供需(全社会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两类产品的两个矛盾。由于社会总产品供需是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都存在的永恒矛盾。而社会总产品又分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大类。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建议迟福林教授把社会总产品减去公共产品之后的剩余部分——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对应,把社会总产品分解为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个平行的类别。分别研究私人产品供需和公共产品供需两类矛盾,以此代替社会总产品供需和公共产品供需两大矛盾。

迟的贡献之二是把公共服务体系从市场经济体系中分离出来,把公共服务体系看作为与市场经济体系平行的体系,而我们可以把公共服务体系与市场经济体系共同称之为社会生产体系。而目前大部分经济学家是把公共服务体系看成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后面的分析将证明,迟福林教授把公共服务体系看作为与市场经济体系平行的体系,将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迟福林观点的内在逻辑和生命力在于,按照“社会产品两类别”和“社会生产两体系”的框架,分别研究其中的供求规律,主导力量,运行方法,体制特点和政府在其中的职能等,我们将发现非常清晰的、符合现代经济理论的两条主线:一条是私人产品生产线,另一条是公共产品生产线。在私人产品生产线中,私人产品生产由市场的无形之手主导,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体系内完成,政府在其中只发挥服务职能,提供好的市场环境。而在公共产品生产线中,公共产品生产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在公共服务体系内完成,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职能。

由此,迟福林的观点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

社会产品    —— 社会生产体系——  主导力量  ——   政府职能   —— 核心价值

私人产品    —— 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无形之手——  小政府服务  ——  效率

公共产品    —— 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有形之手——  大政府主导  ——  公平

不难发现,运用迟福林“社会产品两个类别”和“社会生产两个体系”的分析方法,迟的前面表述可以解析为:

1、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私人产品供求”和“公共产品供求”“两个突出矛盾”;

2、要解决“两个突出矛盾”,需要分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两个体系”;

3、“市场无形”和“政府有形”这“两只手”分别是这“两个体系”的主导力量;

4、政府在这“两大体系”中分别承担的“服务”和“主导”“两个职能”。

5、“两大体系”分别追求的核心价值分别是:“效率”和“公平”。

不难发现,利用迟福林教授的分析方法,目前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的许多争论都可以比较好地化解。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又如,怎样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还有,“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关系,在没有迟福林的分析方法之前,我们需要花大量的篇幅进行阐述,而且在许多时候不同学派的观点争论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利用迟福林的分析方法,这些争论可以说是迎刃而解——社会产品生产在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两条线上同时展开,两条生产线分别遵循不同的运行规律:

在私人产品生产线上,私人产品生产由市场的无形之手主导,按照效率优先原则,在市场经济体系内完成,政府在其中只发挥服务职能,政府属于只提供好的市场环境的“小政府”;

而在公共产品生产线上,公共产品生产由政府的有形之手主导,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在公共服务体系内完成,政府在其中是发挥主导职能的“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