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新材料(600299):即将迎来加速成长期?


说明:本文写于2004年3月9日,发表于同期杂志。

  星新材料是国内最大的有机硅、双酚A、特种环氧树脂生产商。自2月17日(2004年)公布03年年报以来,公司股票价格并未有异动。不过,从其年报披露信息来看,公司也许即将迎来加速成长期。
  公司2003年业务收入、业务利润分别为11.74亿元和1.72亿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56.48%和53.84%;2003年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4.65%,与2002年的14.95%相当。2003年每股收益为0.24元,比2002年的0.21元增长14.3%。净利润的增幅较业务收入增幅差距较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2003年受非典和国外公司低价销售影响,主导产品有机硅毛利率由2002年的16.3%下降为13.8%;二是财务费用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停止部分在建工程的利息资本化所致。而其中财务费用的增加将只是一种会计处理上的结果,并不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

  主要产品毛利步出低谷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在宏观经济向好、下游需求转旺、国内苯酚反倾销胜诉等多重利好作用下,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回暖,产品销售毛利更是逐季提升。特别是主导产品有机硅的毛利率由2003年上半年的10.8%逐季提升为全年的13.8%,另外,主要产品环氧树脂和双酚A成为利润贡献最大的亮点,销售毛利率均有大幅增加。可见,自2003年下半年起,公司各类主要产品价格基本已经走出低位徘徊的态势,而公司在成本降低方面的努力也使得相关产品毛利显著改善。  

    产业链延伸、产能规模成倍提升

    公司利用募集资金和非募集资金所投项目相继投产,03年初有机硅单体规模由2万吨/年扩大至7万吨/年,并计划新增10万吨。双酚A规模由2万吨/年扩大至4.5万吨/年。通过收购,PBT装置规模也由1万吨/年扩至2万吨/年,随着装置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市场的转好,预计未来公司产品销量将继续提高。
  另外,公司正逐步完善两大产业链:一是有机硅产品产业链,有机硅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扩展有机硅下游产品;二是延伸双酚A原料生产,收购母公司苯酚、丙酮生产资产,扩大环氧树脂生产能力,二期工程1.5万吨环氧树脂装置投产,并计划三期工程,届时环氧树脂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年。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公司将能有效的控制产品价格市场波动风险,并提升相关业务的价值增值空间。
  分析师预计公司环氧树脂二期工程1.5万吨/年装置将在2004年建成,并预计2004年环氧树脂需求达到55万吨,比2003年增长15%。江南证券分析师认为,随着这些产品价格回升,预计公司200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以上。

  业绩加速成长可期

    在化工新材料公司中,很少有公司能具有类似星新材料这样的快速发展、产品多样化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优势。
  随着公司产能的快速持续增加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规模效应以及市场需求增加将为公司未来的成长带来充分的空间。我们认为该公司目前尚处于成长周期的早期阶段,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应该较大。
  另外,公司过去三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由2001年的支出6.5亿逐年递减为2003年的2.4亿,对于一个关注于成长的公司来说,这是相当正常的一个数字,但同时投资者也应注意到,随着投资支出的递减,公司也将迎来一个加速的回报期。未来2-3年,公司的业绩增速可能将会有相当体现。
  关于定价方面,以2004年3月9日收盘价8.18元计算,公司目前预期市盈率为24倍,相对于行业平均以及公司过去三年的市盈率区间都偏低;而以未来三年业绩估算的PEG指标为0.97,接近1,但考虑到公司2003年业绩受非正常因素影响较大,如果以2004年预测业绩来计算,则PEG指标仅为0.65,远小于1,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该项指标明显偏低。

说明:文章为原创,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姓名以及个人博客主页地址:http://chenhonginvest.chinavalu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