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GDP要不要?


杀人的GDP要不要?
 
    看了这个标题,一定会令一些心理脆弱的人毛骨悚然。你是不是说有人拿刀子杀了人,最后还被计算成一部分国内生产总值呢?倒不是这个意思。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我在制造戏剧性的效果,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写这篇文章是受今天晚上一个电视节目的启发。
 
    2005年4月9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等企业在污染黄河!
    黄河被污染了。而且是严重污染:石油、重金属等生产生活污水都在污染黄河!下游的村民守着黄河没水吃。面对被严重污染的黄河,他们欲哭无泪,面对采访他们的记者,无话可说。
 
    因为饮用被严重污染的水,许多人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疾病;由于黄河水被污染,农民无法用黄河水灌溉农田,还有,由于黄河被污染,下游数以亿计的人生产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你处在污染源的下游,你会作何感想?是不是觉得制造污染的企业在变相杀人?
 
    对于热衷于数量型增长的大小官员来说,污染只是一个“必要的”或者不可避免的现象。甚至有人辩解说:千万不要以为污染就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它还有“好”的一面。因为污染,中国的GDP会越来越高。因为连黄河岸边的农民吃水都要舍近求远花钱去买的时候,GDP没有不增长的道理。因为治理污染需要设备投资。因为下游的企业和人口需要治理污染,也需要投资。污染会产生新的GDP,这叫派生GDP!
 
    当年,国民生产总值GDP(Gross National Product)曾经被“罗马俱乐部”诠释为“国民污染总值”(Gross National Pollution),这个30年前的分析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证实。我们在取得GDP增长的同时,确实也在制造“国内污染总值”的增长!现在我们有了另外一个词“国内污染总值”——Gross Domestic Pollution(GDP).
 
    污染增加了,GDP也会增加;GDP增加,污染自然增加。Gross Domestic Product和Gross Domestic Pollution互不相让——两个GDP比翼双飞。但是,这不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这种GDP是杀人的GDP。你要是从刑事侦察的角度去追究,说“究竟是谁杀人了?”“谁也没杀人”。GDP在杀人,GDP没杀人,是少数制造污染的企业在杀人。
 
    当中石化等国字号的大型企业赢利水平创造历史最高水平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它们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们提供的GDP有一部分是杀人的GDP。用牺牲环境的方式换得GDP,用牺牲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去换得少数企业或者少数人的高收入,这种交换值得吗?这种增长模式有后劲吗?黄河水资源环境对污染的承受能力是无限的吗?
 
    对资源的掠夺和对环境的污染,本质上是一种透支行为。这种增长模式是一个死胡同。制造污染的企业所提供的GDP越多,对环境的污染就越大。用牺牲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和生活质量作为代价,换取一个好听好看的增长的数字,必然会遭到大自然和人类的报复。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不能无限度获取;而且,收益呈递减规律。无节制地污染环境和掠夺性地使用资源,其抑制经济增长的恶果迟早会出现。由于中国热衷于以环境污染置换GDP,导致许多城市在世界上排在空气最污浊、污染最严重之列。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GDP增长至少有一部分是短暂的、有限的,也是极其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