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深长话“过早”


 

从上大学时算起,我已在武汉生活了7年,其间对武汉的大街小巷、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等,我都十分关心,自认有着一个武汉市民的责任感。但另一方面,我至今不会说武汉话,有时听起来还不完全懂。还有一件事说起来羞愧,虽然在武汉生活了这么多年,但由于生活习惯,我至今无法像武汉人那样享受武汉丰富的早点。看着武汉人香喷喷地吃着马路边上堆得像小山的热干面,我只有羡慕的份。

  在这里,我想说说对武汉人过早的印象。

  仅仅是“过早”这说法,就极有特色。在别的地方,熟人见面打招呼都说“吃了吗”,而武汉人一大早见面就问“过早了吗”,简洁而含蓄,有种朦胧而忙碌的感觉。既然是“过早”,想必吃饭的时间也很早,但事实上武汉人“过早”并不早。早上七八点钟满大街的人都端着碗热干面,吃相也各有千秋,有站着的、有坐在路边桌旁的、有匆匆忙忙高举热干面挤公交车的,最有特点的是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赶在上班前端碗热干面到了单位后,先慢条斯理吃完面,再细读当天的报纸,然后才开始忙碌。

  武汉人在家“过早”的极少,这也是武汉过早的一大特点。别的城市的家庭一般早上都会一家人吃了早餐再各干各事。而武汉人早上起床后,一家人各自出门,在街上再各自买碗面就算对付了。所以,武汉的早晨,你在街上可以看到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学生一起吃面的场面,很有特色。

  细细琢磨武汉人“过早”的特色,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首先是武汉的夜生活比较丰富,人们晚睡晚起,没有时间做早餐。第二个原因是做热干面极其简单,一个炉子一口锅就足够了。热干面摊子则可以摆到任何地方。有些生意人把这两样东西放上手推车,城管人员来了撤退起来也很方便。

  我一直认为,武汉满大街摆出的早点摊,实际上是城市管理水平的一种反映。这几年,随着城管力度加强,武汉的市容市貌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麻木”被成功取缔后,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更有信心了。我们期盼着有一天,武汉的早点摊有一个好的归宿,或退路入室。而近期呢,我只希望早点摊撤出城市主干道,希望城管执法人员对违章占道的早点摊不再坐视不管,不再收费罚款了事。

   ■高泽金 长江日报200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