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一五”经济规划看2006年消费趋势


从“十一五”经济规划看2006年消费趋势 

2005年我国消费需求继续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自2004年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突破11%以后,一直保持在12%-13%的高位区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和预期收入增加的带动下,消费品市场仍将继续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05年全年增长13%左右,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比去年加快1.8个百分点。

    

 8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长趋势

 

党中央的“十一五”经济规划鼓励消费,明确指出: 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展望2006年,作为国家政策鼓励的重点,政策的收入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已显现,消费增长不会减速。

“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对于二零零六年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受国家政策、收入、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二零零六年消费需求仍保持较快增长局面。初步预计,二零零六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六万八千三百零八点五,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三,名义增长高于二零零五年零点五个百分点,考虑到二零零六年物价水平可能会比今年略有提高,因而消费实际增长约为百分之十一点七,比二零零五年实际增幅高零点二个百分点。归纳起来,二零零六年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具体将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的支付能力增强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百分之九点五的高速增长,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六千七百零七亿元,增长百分之五,增幅高于上年同期,农业生产的较快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一千五百八十六元,实际增长十二点五,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一点六个百分点。从目前看,由于国家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不断加大,而且农业丰收问题不大,虽然粮食价格不会大幅上涨,但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因而农业将再现增产增收的局面。此外,在各方努力下,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因而二零零五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长百分之六左右,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呈现较快增长,对于改变农民收入预期,调整消费格局和扩大消费支出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农村以家用电器为主的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已由沿海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内陆地区,二零零五年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差距已开始缩小,二零零六年有望进一步缩小。

  2.城市居民收入结构性微调,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将呈现扩大趋势

  收入差距急剧扩大是困扰城市消费的根源之一。为了维护低收入阶层的利益、缩小收入差别,二零零五年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失业人员补贴等政策措施二零零六年将有更多的地方政府在收入政策上向低收入者倾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不断得以改善,使他们的生活必需消费得到较好的满足。提高低收入和工薪阶层的收入等城市居民收入结构的微调政策,涉及到城市人口的很大一部分,这部分人收入增加、预期改善对消费的贡献不可估量。

  3.社会保障制度不断趋于合理和改善,有助于扩大即期消费

  随著各种社会福利制度的取消,医疗、住房、教育和养老等方面的未来支出大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当我国经济重新进入扩张期,国家财力不断增长,且财政支出从发展生产转向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以后,有关部门开始重新审视和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制度,以期建立公平、合理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随著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人性化设计,居民对未来预期不断看好,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

  4.个税扣除费用由八百元提高到一千五百元且实行全国统一标准,有利于扩大中低收入群体和中西部的消费

  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方案有望在二零零六年出台实施,对于扩大消费意义重大。

  二零零六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高油价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汽车和住房消费仍将延续较为沉闷的增长,火爆局面不会再现。油价一涨再涨使老百姓对汽车消费望而生畏。至于住房消费,居民的需求是很大的,但是,在各种政策作用下,例如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严格住房消费信贷,提高首付比例,导致许多消费者采取等等看的态度,房价希望降得更低,信贷政策希望更宽松,建房比例希望有更多的经济适用房推出,因而住房消费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二零零六年如果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严格控制,商品销售不会出现改观。

  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单靠政策补贴作用有限,彻底改善农民状况,需要农村经济发展大变动。只有农村经济发展采取大动作,才有可能改变现状,中国经济才能跃上新台阶。可喜的是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问题,我们期待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的时期。

    中产阶层不断扩容,其消费能力有增无减;

在“十五”经济发展中,“准中产阶层”的物质基础大大提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中产阶层将是社会消费的核心。尤其是国家正在促进服务业发展,从刺激需求增长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发展由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这将刺激中产阶层的消费,并将不断地释放服务需求的潜能。

    农村消费启动速度加快----“三农”政策与医疗保障,义务教育的加大投入

政府扩大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提供更符合大众需要的公共产品,同时降低消费价格或严格控制此类产品价格的上涨,从而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促进各类消费品的合理均衡增长。另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制定更全面和更宽松的就业优惠政策,将使就业增长逐步与经济增长同步。

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Synergy Capital

    个人所得税税基的调整及其它鼓励消费的税收政策

2006年.政府可能降低经济型汽车的消费税,各地要完全取消对经济型汽车消费的歧视政策;在住房消费中,主要是扩大中低档的住房供给,抑制商品房价格上涨,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1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9亿 增长12.4%

资料来源:Synergy Capital国家统计局

 

12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

资料来源:Synergy Capital国家统计局

    消费升级的态势在加速。

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来看,消费升级的态势仍在加速。政策导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住房和汽车两大消费热点上,采取了“稳房促车”的消费政策倾向。同时,把扩大居民的服务业消费作为扩大消费的新的突破口。“十五”时期,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这标志着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即从吃饱穿暖、有耐用消费品可用、有屋可住,向吃好穿好、改善居住条件、提高耐用消费品质量、扩大服务消费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产业结构将向更高层次提升,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3: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511)

项目名称

上年同月=100

上年同期=100

全国

城市

农村

全国

城市

农村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1.3

101.3

101.4

101.8

101.6

102.3

  一、食   

101.6

102.1

100.5

103.0

103.2

102.6

         

99.9

99.9

99.8

101.5

101.6

101.4

      肉禽及其制品

93.7

93.7

93.6

103.3

102.9

104.0

     

97.8

97.3

98.8

105.6

105.3

106.3

     

104.7

104.5

105.0

106.0

106.2

105.6

         

122.0

121.8

122.5

109.0

109.7

107.2

         

113.9

114.8

111.5

100.4

101.2

98.2

  二、烟酒及用品

100.3

100.2

100.5

100.4

100.3

100.5

  三、衣   

99.0

98.8

99.4

98.2

97.9

99.0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0.5

100.5

100.5

99.8

99.6

100.2

  五、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0.5

100.1

101.2

99.8

99.6

100.4

  六、交通和通信

99.7

99.0

100.9

99.0

98.4

100.2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1.1

100.7

102.0

102.3

101.4

104.0

  八、居   

104.7

104.7

104.7

105.5

105.6

105.2

资料来源:Synergy Capital国家统计局

 

这些措施将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促进未来消费加快增长是可以预期的,而2006年消费的稳定增长也是有可靠市场因素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