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亨、利、贞.


  乾,元、亨、利、贞.

  乾卦,智慧、通顺、礼义、诚信的德性,是男子汉的美德。


  乾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卦代表着一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精神。由此,“乾”卦,即是说,一个人,应该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已任。据《乾文言》的意思,元者,善之长也,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亨者,嘉之会也,是通达的意思。“元、亨”二字,是说一个人胸怀大志,才会有在的发展,才会真正的通达顺利。利者,义之和也,是礼义的意思。贞者,事之干也,即是诚信的意思,故“利、贞”二字,是说一个人应有高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莫不以天下为已任。范仲淹,祖籍苏州,生于徐州,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岁时父亲范墉逝世,家境衰落。他不但从小勤奋好学,而且胸怀远大政治抱负,以天下为已任。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求学期间,他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他生活拮据,每日靠喝粥度日,有时甚至一天只能喝上一顿。有一年,宋真宗幸临南京,举城轰动,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惟独范仲淹闭门不出。有人叫他:“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范仲淹随口应道:“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次年会试,范仲淹一举中第,果然在殿试中见到了真宗皇帝。范仲淹入仕最初十余年,一直任地方小官,但每经一任,必兢兢业业,造福一方。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这年9月,他奉诏条上十事,即“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桑农”、“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意欲改革时弊、考核官吏、裁减闲冗。他提出的所谓“新政”,前后只一年时间,便因贵族官僚的攻击和反对而告失败。庆历四年,范仲淹出任陕西河东宣抚使,翌年初又被罢。滕子京中进士后也曾任京官多年,后因被人诬告,于仁宗庆历四年贬为岳州(岳阳县)知州。1046年,滕子京重修建于唐初的岳阳楼,并加以扩建,把唐宋人咏岳阳楼的诗赋刻在石上,嵌于楼壁。范仲淹于这年9月15日“作文以记之”。尽管他们当时或被谪贬,或被罢官,但范仲淹却仍心怀天下,心系子民,登临巍巍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道出了震憾古今的心声所作。一篇《岳阳楼记》短短四百字,距今已有900年,其中最为代表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两句名言警句。前者可谓对世,或者说是对社会的态度,后者则是修身,对自己的要求。正是这样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成了世世代代的名篇。在当代社会,那些社会精英,青年楷模,无不坚持以德育为先,社会责任感强,以天下为已任,学习为上,讲究学习方法,博闻强记,创新意识强,注重原创性科学研究。因此,在人生的路途上,学习和运用《周易》,为人处世,应以胸怀远大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