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当紫禁城里的空气里飘着星巴克咖啡的香味的时候,我们已没任何怀疑,喝咖啡恰如喝茶,已逐渐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虽然人们对在皇帝家—紫禁城里开咖啡店是否稳妥还在激烈地争论着,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世界性的饮料进入中国,并且在飞速地发展着,却是一个事实。综观咖啡在中国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咖啡,这种在一般中国人的眼里如西装一样的舶来品,被人们所接受,不仅是对外来生活习惯的接受,也是对一种迥异文化的接受。
咖啡的诞生其本身就是一个浪漫神奇的故事。那是一千多年前,在北非大地上有一个叫加尔弟的牧人,发现了他的羊吃了一种树木的果实后变得异常兴奋后,百思不解的牧人请教于附近修道院院长,而大胆的院长试吃了这个果实后,心情变得非常爽快,他为之一惊,于是一种风靡全球的饮料诞生了。
自此以后,咖啡融合了各个种族的喜好,携带着各个民族的文化,漂洋过海来到了世界各个大陆,随着咖啡豆的每一次精心采摘、每一次讲究的焙烤研磨、咖啡冲调出醉人的醇香,咖啡作为一种饮料,竟然如此无间隙地融合了一种气息与传统,而这种气息与传统最后固化成为一种世界上最经典的文化--咖啡文化,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尽情地传播着、传说着。而咖啡在经过欧洲人的嗅觉认可后,竟然一下子成为了欧洲人的传统饮品,并且根深蒂固的令人吃惊!西方人多浪漫外向,于是在当今中国人眼里,风靡于世界的咖啡也被冠以浪漫的地中海拉丁文化风情。
其实咖啡很早以前也来到了中国,只是咖啡没有进入这片古老的大地的重要原因是,咖啡太浪漫了,并且没有恒心,浪漫而无恒心的咖啡自然没有办法使经过几千年儒学熏陶的内敛的中国人一下承认她,即使她在1884年就在台湾,其后又在云南扎下根来。咖啡在中国一百多年来虽然找到地理上生长的土壤,但没有找到文化上生长的土壤,因此咖啡一直与拉丁舞、萨克斯风一样作为一种舶来品,在大洋上飘荡着,随着海洋的风帆,流连于少数中国上层人的家庭里上百年。
星巴克是1971年在西雅图的一间小咖啡屋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品牌,32年历史的星巴克已成为美国著名连锁企业,而且更令人惊叹的是,而立之年的星巴克竟然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美10家最受尊敬的公司中排名第九。在中国,星巴克1999年进入北京,2000年进入上海,之后陆续进入香港和深圳,2003年登陆广州,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已成为了国内咖啡行业的第一品牌。
这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更多的是代表着张扬文化个性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因为星巴克在销售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在当今终于有了她文化上生长的土壤。时尚、体验。感受一种文化情调,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同样有着文化上的需求,况且中华民族可是世界上外表矜持,而内心情感最丰富,最浪漫的民族,而浪漫的倍受束缚的情感一旦喷张,同样是一发而不可收的,流露需要一种载体,而咖啡成全了中国人。
不过,当咖啡的香味在世界在中国飘荡着的时候,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咖啡原料的价格却下跌了60%,南美、非洲等等那些种植与加工的农民在不断地忍受着收入降低,生活贫困加剧的煎熬。而跨国公司却在攫取着高额的利润空间,从咖啡生产国进口原料咖啡的成本占西方国家消费者购买咖啡支付价格的比例不超过7%,而其余超过90%的收入都到了咖啡加工商和零售商手中。
地球是人类的地球、世界是人类的世界,咖啡至于生命,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咖啡虽然有浪漫的因子,但最终只能结晶出毒害人类的咖啡因来。(旧文新贴)
咖啡--浪漫与悲情交织着的故事
评论
2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