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山东男人的故事


  

  三个山东男人的故事

  作者/何奇阳

  当今我与美国朋友有各种各样的合作:美国电视台里我参与运营,文化旅游地产项目里有我的深层次决策等等。与美籍朋友交流语言多用英语,我时而说几句洋泾浜英语,常常搞笑。

  同事里有从欧美留学回来的,也有从新加坡带了博士帽回来的,他们的英语都顶呱呱,但是当我说英语发晕时,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总想到远在山东青岛的王小喜。

  在故乡的日子我很寂寞,使我独而不孤的朋友少,这个时候我就认识了王小喜。

   王小喜有很多理由让我挂念,其中一个是他的生活轨迹总与我南辕北辙。

  

  我正热火朝天恋爱的时候,他也叫嚷自己要交个美眉女友。看他那十足的架势,他一定赶在我前面过二人甜蜜小日子。

  当我已经为人父,而他还在酝酿恋爱情绪,还没有披挂上阵,他的爱情戏还没有开演。

  当我在上海为儿子的奶粉钱拼命在新闻采访第一线的时候,他却一头扎到书堆里,猛啃法律书。

  当我为儿子的学费而加班加点写稿子的时候,他却在北方一个著名学府悠哉悠哉做法律研究学习。

   当我为在上海买房子而千方百计混钞票的时候,他已经携亲密爱人在青岛一个大学边快乐工作,边享受爱情。

   我从不掩饰自己对王小喜的好奇,好奇他身上那种与旧我较劲的倔强精神。

   也许他并不知道在英语学习上他自己下的大工夫,对我的刺激有多深。王小喜总唠叨我:“何奇阳通知,多学一样语言总比放弃学习一样语言好。”他苦口婆心地说:“英语并不是无用。英语在全世界的普及程度,在如今这个世界开放的情况下使得我们无法忽视它。学习英语是必须的。” 我只好在学习英语上一本正经起来。

  谈到王小喜,必然会想到我们共同的好兄弟李铭。王小喜、李铭和我都是来自山东鲁西南同一个城市,同样从小城市为了儿时的理想实现奔到其他都市。

  提起李铭,我和王小喜脑子里同时会出现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话:“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李铭在上海读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个学校做教练。我在一家媒体上海编辑部工作,与他来往紧密。

  李铭总给人心平气和的感觉。心平气和者让人觉得轻松、镇定、和谐、亲切。心平气和,是身心良好的标志,是一种胸襟气度。它也是一种氛围,不咄咄逼人,又广大自在,如和风轻云流水。

  我在紧张工作之余总与李铭侃大山。好兄弟不需要冠冕堂皇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足以在世态炎凉中的任何伤口愈合。好兄弟的目光中没有怀疑,有的只是铁打不动的信任。

  他总说:“一个人要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不能缺少淡泊。”

  一个心平气和的人,一定是君子,他的妻子必是贤妻良母。李铭的妻子出生于浙江绍兴,典型的江南才女。他的妻子张口是才女,闭嘴是淑女!在他妻子身上集中了江南女子的温柔和美丽,我们都说李铭前世修的好福气。

   李铭的妻子对李铭的朋友都很好,她常说:“朋友就是朋友,朋友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除此之外,无所求。”只有才女才可以这样理解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