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们的消费心理
近些天打开网络,扑入眼帘的是张钰性丑闻的大量报道,居然有同事还向我展示了张钰的性爱录象带。这使我又想起了前一段时间有个叫什么肖琼的女演员也爆了个大料,说什么某导演向她暗示性要求,还有什么饶颖之类等等。
这使我关注起这些事来,一来我也不是什么道德圣人,二来人的好奇心,看看这出戏究竟是怎么玩的。三是这些成年人怎么都会做出这些“糊涂事”。
我发现作为性事女主角的张钰,在消费这些导演之类的性满足时,她的心理是正常的,就是我付出了性,就要得到“角色”,可是我付出了,却受骗了,这怎么得了。而那些导演之类的心理是我给你的是“期货”,现在还没有合适的“角”给你,但你得先付出给我预定,要不然别的女人也会付出的。完全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关系。
无论是张钰还是肖琼,在发生性事件的过程中,看似都没有什么性需求,当然也达不到高潮,其实质是一种性交易。这让我为那几个老男人难过起来,象奸尸一样和这些渴望成名的“潜”明星做,真是高级动物的变异,倒不如自慰得了。看看,一不小心,现在都被抖搂出来了吧。这样说并不是幸灾乐祸,看看那几个女主角,都在争先恐后的向大众公布自己的性细节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些女主角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当然不是性需求,因为她们本身就是利用自己的一个器官罢了。这些男人们也被耍了,当时也许只有三秒的快感,但结果呢?自己满足了,可服务的对象(张钰们)却不干了,他们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当然就要告状,就要大吵大闹了。
无论怎么样,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想去做什么深入的分析,当然与我也没有什么关系!作为营销策划人,我关注的是他们之间的心理转换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种消费者心理。
需求的错位
一、张钰们选错了对象(产品)
作为消费者的张钰们,在选择产品时,没有做好鉴别工作,以为通过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可这些出卖产品的人,估计压根就没有打算满足她们的需求。这样的结果是:假冒产品要受到打击,于是,王海们出现,先是私下索赔,没有达到目的,那干脆就来更直接的,公布你的丑行,看你怎么办?从营销的角度来说,这是一次高明的公关事件,就象价格战一样,当你高举价格屠刀不断挥舞的时候,虽然获得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但这种行为无疑是自杀行为,结果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有些得不偿失。
二、性事件的男主角欺骗了消费者
欺骗消费者的结果是受到消费者的唾弃,这些事件的男主角不过是经过预谋的从消费者的需求中得到性满足罢了。经过精心策划,把这些“潜”明星搞到床上,无论她们愿意或者不愿意,总之,就为那三秒钟的快感。在没有得到快感前,对消费者承诺是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自然很多人来争,这时,提些小要求总可以吧!满足一下!
从供求关系来看,消费者的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的满足他们的需求,你才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你又收了人家的定金,呵呵,那就不客气了,要索赔的!
营销的核心是消费者心理洞察
在我们为一个产品的上市成功欢呼雀跃时,是否想过原因是什么?也许会有很多,比如有强势的渠道资源,有鲜明的产品卖点,有大规模的广告支持等等。这些看似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其有一点是要明确的,就是消费者心理的洞察。
消费者心里在想什么?是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句话,这也是我们问经销商,问销售人员,问消费者自己的一句话。如果能够知道他们的心中想的什么?通过营销的手段满足之,产品离成功就不远了。
营销的核心是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洞察,只有找到消费者的心理按纽,你所做的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围绕这个中心来设计渠道,设计广告,设计价格等等。当你的产品在合适的地方展示,当合适的消费者出现,你就完成了营销的主体部分,使产品让消费者喜欢,并能够产生购买冲动,购买并最终成为他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功的营销来自于你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把握。
消费者的心理其实就是这个产品能不能与他的身份相匹配而产生的一种暗示。我们无法想象一块劳力士在十元店里销售,我们也无法想象奢侈品消费者会去这些地方消费,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那块劳力士是假的,那个消费者也只是适于十元店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