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精密提前退市去三板看炒SS股者之悲哀?
市场有太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情?有谁会想到要到2006年继续亏损的ST精密却要提前去三板报道?
原以为所有的SS股都会借助于股改之东风而通过注资实现股改的,但ST精密却毅然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你说它怪不怪?
或许ST精密本来要在2006年继续亏损的情况下才退市,那么在正常情况下该股可以继续在主板坚持到2007年4月底,但它没有却在8月31日停止交易,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却收到了退市去三板报道的消息?
当然上市公司还要一点机会,那也仅有几天的滞留期,显然如果继续错过这个机会,那么去三板就没有任何悬念?
而ST精密的基本面仅从一些数据来看,可能还不算最差的SS股,你看它的总股本为2·612亿股,流通股1·331亿股,每股收益为-0·8554元,每股净资产为-0·19元。
当然这些都是显性资料,或许隐藏着巨大亏空?要不有谁――无论是现有流通股东还是非流通股东会放弃主板生存权而不借助股改重生呢?
而去三板之前,该股表现还是相当显眼的,那就是在一路下行时,还有人在最后关头打开跌停并且收在了0·96元?你说这不是赌又是什么呢?
当然在ST精密暂停上市之际,主板SS股们却展开了更为猛烈的升浪。这可从ST指数可以看出来,它从8月31日的757·81点狂涨至861·33点,升幅达13·67%,从而导致ST们个个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与前期低点369·77点相比,整个ST板块狂升133%。
它们的升幅显然超过了像新近表现最为亮丽的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和中国联通等等。因此从炒作角度来说,大盘并没有表现出像我们基金机构们所宣扬的那样市场是二八现象或一九现象。相反市场上却体现了超跌才是反弹最主要的动力。而前者的宝钢和联通等,仅仅是一种补涨现象。由于它们所需要的资金巨大,因此涨到一定时候很容易产生后劲不足的味道。
但ST股尤其是SS股们虽然近期股改它们是重中之重,但一旦像ST精密一样,那命运也就太惨了?因为如果最终确认要退市的情况下,在主板展开暴跌后去了三板还将面临着新的暴跌,通常在三板首日也存在33-50%的跌幅。这都是与三板股的比价效应造成的。
而ST精密按照它的股本来看,三板初期股价在0·5元左右比较合理,显然面临着50%左右的跌幅。因此本人建议,如果上市公司或炒家有什么通天本领,千万要使出来而避免退市?去了三板由于人们惜售心理,也买不了多少低廉筹码?那都是地量复地量的交易哟!
当然通过ST精密提前退市来看,我们参与主板SS股炒作者一定要小心,一旦无法实现注资股改,其命运也就是精密第二了?那炒SS股者是不是太悲哀了?
就是那些通过股改的ST股难道它们全都可以逃过退市的厄运?显然并不尽然?但它们都表现出了异常地坚强?如今天复牌的贤成就是一个典型?虽然它还不是ST但成为新的ST应该不会是太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