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7《北方经济时报》
12月25日,A股市场发动了一场“圣诞攻势”。上证指数最高上涨109点,最终以92点3.93%的涨幅收盘,如此大的幅度实属罕见。不仅再一次刷新了新高,收盘点位也是历史上最高的。股指的大幅上涨主要得益于工行、中行等权重股的疯狂表演,当天工行以涨停报收,中行也曾上摸涨停,尾盘以7.50%的涨幅结束全天交易。
自去年998点启动以来的行情可谓牛气冲天,从当初价值重估的股改行情,到目前的向纵深发展,牛市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今年下半年,在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盈利好于预期等利好作用下,股指一路攀升,诸多整数关口、历史上的高点2245点等均被一跨而过。但是,自“二八现象”以来,牛市却被扭曲了。大盘蓝筹强力上涨,而其它许多股票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出现下跌,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形非常严重。即使是在频频创出新高的过程中,此种局面仍然没有多少改观。
作为一个资金推动型的牛市,今年十月份以后基金的发行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大量的储蓄资金被“吸进”基金,不少老股民也变身为新基民。更有嘉实策略增长基金仅仅在一个发行日内就募集到419亿元的资金,这也诞生了国内投资基金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录。嘉实的神话也说明,基民们对于基金的追捧也同样到了狂热的程度。
但牛市仅仅只有热情显然是不够的,在基本面、政策面以及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的背景下,对于目前的牛市,投资者更应该保持一份理性。事实上,无论是从沪深大盘的走势来看,还是从其它方面综合来分析,运行一年多以来的牛市还不能说是健康的。
股指的疯狂并非是价值投资理念潜移默化的结果,至少在股指期货真正推出之前,包括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对于积极做多是有恃无恐的。由于股指期货存在套期保值的功能,如果推出之后,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沽出筹码来锁定现货的利润,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股指期货来实现套利。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笔者对于股指的疯狂走势并不感到奇怪。而且,正如某些“红嘴”所言的,上证指数明年涨到3000点并非没有可能。
但股指疯狂走势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则是不言而喻的。爬得越高,到时候就摔得越重,即使是不推出股指期货仍然还是如此,须知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场外资金蜂拥而来,场内资金以近乎逼空的方式高举高打的时候,市场调整的风险随时都会降临。
疯狂是要付出代价的!以“史”为鉴。十年前,沪深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泡沫被越吹越大,甚至有人喊出了“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的畸形口号,管理层连发十二道“金牌”仍无法降温,市场的疯狂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结果,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导致大势逆转,追高的投资者也因之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五年前,在2000点上方,也有市场人士不知天高地厚高喊2500点、3000点,实际上,国有股减持的“大棒”将这些痴心妄想者的美梦击得粉碎,并且,随后的大熊市导致超过万亿市值的缩水。
当前的市场已不能用理性来概括,当然也不能称之为健康的牛市。一个真正健康的牛市,应该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从中分享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股市也能够体现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但沪深股市却是一个指数型牛市,一个少数人的盛宴。作为市场投资者来讲,我们更希望这一轮长期牛市,是多数人能够赚钱的健康向上的牛市。
本文链接 http://www.bfjjsb.com/gn/Info.aspx?id=1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