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遭遇三大劫难 将何去何从


 
2004年杨振宁说《易经》阻碍中国科学发展,引发了中国文化龙头的大辩论,结果也并没有太多撼动易经的基础;2005年,开展了风水的大辩论,到现在还没有太多结论;2006年,以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开始发难中医,到“在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再到院士何祚庥提出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是伪科学等。而同时,也是2006年,韩国提出“中医”申遗,日本也在筹划“风水”申遗,有点悲壮的意味,不知道把中国文化打死,究竟是在帮说的忙?是韩国还是日本?到此,短短三年,中国文化遭遇三大劫难,其结果如何?有什么建议、评论请发到张栋杰的信箱或论坛里。
从三个问题讨论:1) 中国传统文化PK西方科技文化 将溃不成军2中国文化是否“伪科学”不是由哪个名人来下结论,而是由实践来检验;3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面对西方科技文化的大举进攻时,将溃不成军,败得一塌糊涂。中国的5。4新文化运动正如对西方列强在军事、科技等方面的觉醒一样,开始用西方科技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正面开战,结果使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沉重打击,毫无还手之力。随后,经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等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又被重新洗礼,几乎消失殆尽,易经、风水等等被当作迷信、封建残余也在所难免,即使现在特别是一定年龄的人们也是谈虎色变。中医由于当时中国的国情还有大量的劳苦大众需要治疗与经济问题等,况且当时西方医药科技还不是很发达,中医才得以保存并发展了大量的中医大学、研究院、所等。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遇到了西方科技文化强烈且致命的挑战,也就是说西方科技文化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克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1985左右,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的中国文化影响下重新快速发展。易经、风水、中医、儒家文化等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也得到了象何祚庥、方舟子、陶世龙、司马南等人的顽强阻截。
方舟子利用其西方“生物医学博士”的头衔以及对西医的了解,发起了对中医的强烈宣战,提出了“中医是最大的伪科学”,并有万人以上的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一块堡垒也面临危机,逼迫国家卫生部公开表态“反对取消中医”。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强调的是“王者之道”,依照王者的计划全面规划,而西方科技文化犹如武器装备先进的大兵,中国传统文化在慌忙中还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次次交锋也以失败告终。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应对西方科技文化的挑战而立于不败之地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与创新性等是其5000年虽曲折但长盛不衰的法宝。 
这次能否逃出死地而重新焕发生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以其之矛攻其盾,才能有生机,也就中国文化将其科学性发掘出来,形成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才能在新 的条件下获得新生,而这种在目前情况简直是“痴人说梦”, 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可能濒临死亡,将看到的更多是世界文化遗产。
      但是国外军团更多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侵占,韩国端午节申遗、现在韩国又提出“中医申遗”,日本也提出“风水申遗”,说不定哪个国家又提出“易经、孔子文化、老子文化”等申遗,我们不关心放弃的东西成为了别人的,我们真的很高兴看到全盘西化、连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PK西方科技文化时将溃不成军,更多的将成为遗产与文物,以及仍然在地下活动,但中国传统文化很难被完全消灭,总有重新屹立世界之林的那天。
2)       中国文化“易经、风水、中医”是否“伪科学”不是由哪个名人来下结论,而是由实践来决定。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要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不是用西方现代科学的逻辑推理、理论证明来评判其对与错或“迷信”、“伪科学”、科学等,而是历史(时间)、社会(空间)的实践。任何利用西方科学的逻辑推理、理论证明等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信”和“伪科学”等,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从根本上说是站不住脚的,或其认识从根本就是错误的。
中国文化是科学还是迷信,并不是由网络投票来决定,更不是由某些名人、社会政策者等决定的,应该是由实践来决定的。
3)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裹足不前,而国际上的中国文化热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其内在的发展动力或揭示了其内在的合理价值包括韩国、日本对中国文化的申遗等。
创新才有活力,溶入生活的实践才能生存 
保护、宽容与现代统一是实现发展、创新的前提
不要老是盯住中国文化的弱点不放,要看到其长处以及与现代文明的结合部分,使中国文化再上一个新台阶。